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有人說劉裕是白手起家,和朱元璋有的一拼。在我看來,還是朱元璋更勝一籌,都是開國皇帝,但是朱元璋可謂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而劉裕算是寒門,什麼是寒門,寒門是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再低那也是世家。“雄傑有大度”,投戎建功

在歷史中,人傑的降生都伴隨着祥瑞,劉裕也不例外。公元363年4月,是夜。劉裕出生了,當時有神光照亮室內,還降下了甘露,一切異象都在昭示着劉裕的不凡。

劉裕家境貧寒,其母在生下他後便患病去世,幸虧靠着劉懷敬的母親幫助,才逃過被父親拋棄的命運。年少的劉裕,相貌不凡,但因爲好賭被別人瞧不起,但東晉宰相王導之孫王謐很看好他,曾對他說“卿當爲一雄”,這句話深深紮在年少的劉裕心中。

從軍成爲劉裕改變自己的唯一辦法,恰逢當時孫恩、盧循起兵反晉,聲勢浩大。劉裕隨軍出征平叛,首戰便展現無敵英勇之姿,擊退孫恩。之後幾次帶兵,身先士卒擊敗孫恩的起義軍。功成名就,掌控朝政

由於鎮壓起義軍,造成京防空虛,恆玄虎視眈眈,妄圖發兵攻打。由於劉牢之的無能,大軍被恆玄收入囊中,劉裕只好假意迎合等待時機。

在桓玄篡位後不久,劉裕以打獵爲由,聚集千餘人,起義反桓。劉裕的起義讓恆玄膽顫,派出精兵強將討伐劉裕,都不是劉裕的一合之敵,桓玄只能棄城西逃。

在解決桓玄後,劉裕興師北上,想要解決北方的威脅。大軍北上,攻打南燕,一年的光景,南燕慕容超被俘斬首。之後南下攻取嶺南之地,西征巴漢滅亡譙蜀、威懾仇池,盡吞荊揚。此時的劉裕一身軍功,爲徐州、南徐等二十二州的都督。

之後劉裕平復長安內亂,巨大的軍功,讓劉裕在朝堂的地位顯赫無比,封無可封。再加上潼關以東收復的部分關中之地和整個河南地區都有劉裕的重兵扼守,黃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漢水上游的大片地區,也爲劉裕據有。稱帝建國,成就雄主

公元418年劉裕接受相國、總百揆、揚州牧的官銜,以十郡建“宋國”,受封爲宋公,轉過年來,劉裕指派中書侍郎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琅邪王司馬德文爲帝,即晉恭帝。公元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改國號爲“宋”,改元永初。

即位後的劉裕,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整頓積弊已久的政治。首先便是抑制門閥豪強的土地兼併,緩和了階級矛盾,減輕了百姓的負擔。整頓吏治,因爲出身寒門,所以劉裕罷免了很多士族的官吏,重用寒族。

雖然劉裕識字不多,但卻非常重視教育,廣收因戰亂而遺散的書籍。作爲一個馬上的皇帝,在軍事上還是比較重視的,他發明了“卻月陣”,以2000左右的精銳步兵大破北魏3萬左右的精銳騎兵。

劉裕以寒門之身,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成就一代雄主。明人李贄譽之爲“定亂代興之君”,梁啓超更是說:“稍足爲歷史之光者,一曰趙武靈,二曰秦始,三曰漢武,四曰宋武,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