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劉倩雯

5月10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佈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一季度貨幣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金融機構貸款量穩價降,結構持續優化。其中,3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和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0.3%和26.5%,民營經濟貸款同比增長10.7%,均超過全部貸款增速。

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26.5%

今年以來,央行着力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推動《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落實落細,指導金融機構制定實施細則,通過完善內部政策安排、強化科技手段運用、拓寬信貸資金來源渠道等,進一步增加金融資源投入,逐步提升民營企業貸款佔比。持續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動建立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3月末,民營經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0.7%,佔各項貸款的比重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餘額、授信戶數同比分別增長20.3%、7.5%,3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36%。

《報告》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信貸結構持續優化,3 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和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分別增長 20.3%和 26.5%,民營經濟貸款同比增長10.7%,均超過全部貸款增速。

同時,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斷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能力、強度和水平。實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推動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指導金融機構將更多信貸資源向科創領域傾斜,設立服務科技創新的專營組織架構、專門風控制度、專業產品體系、專項考覈機制,提高專業能力。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放寬普惠小微貸款認定標準,擴大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對象範圍,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激勵銀行加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等的中長期信貸支持。統計數據顯示,3月末,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2.9萬億元,同比增長27.3%;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20.4%,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餘額4.1萬億元,同比增長17.9%,均明顯高於全部貸款增速。

企業直接融資同比多增

2024年一季度,央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均衡投放,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推動金融資源更多流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助力經濟發展實現良好開局。

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爲304.8萬億元,同比增長8.3%。狹義貨幣供應量(M1)餘額爲68.6萬億元,同比增長1.1%。流通中貨幣(M0)餘額爲11.7萬億元,同比增長11.0%。一季度現金淨投放3766 億元,同比多投放2805億元。

《報告》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國社會融資規模保持合理增長。初步統計,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390.3萬億元,同比增長8.7%。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12.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6 萬億元。其中,一季度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9.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6萬億元,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70.5%。一季度政府債券淨融資爲1.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708億元,但與2020—2023年同期均值基本持平;企業直接融資同比多增,一季度企業債券淨融資比上年同期多2551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比上年同期少1386億元。

《報告》認爲,融資成本穩中有降,3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 3.73%,較上年同期低 0.22 個百分點。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小幅波動,對一籃子貨幣穩中有升,3月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較上年末上漲 2.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