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爲“鐵公雞”的部分A股上市公司終於打破沉默,向股東們派發紅利。

赤峯吉隆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600988.SH,下稱“赤峯黃金”)202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於2024年4月20日獲得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元(含稅)。這將是自2012年吉隆礦業借殼上市並更名爲赤峯黃金後,十餘年來的首次現金分紅。

在此之前,本來公告不分紅的吉林高 速 (601518.SH)、 方 大 特 鋼(600507.SH)等,也修改利潤分配預案,計劃進行現金分紅。

“鐵公雞”們逐一“破冰”分紅,只是A股2023年度“分紅大戲”的一幕。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5月1日披露的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公佈或實施2023年度現金分紅方案高達2.24萬億元,繼2022年分紅2.04萬億元后,再次突破2萬億元的關口,創歷史新高。行業龍頭大幅提升2023年的分紅力度,分紅金額達到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級別。此外,A股53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100餘家公司公佈或實施上市以來首次現金分紅。

今年以來,從發佈《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到新“國九條”,監管層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鼓勵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增強投資者回報,A股市場投融資功能的天平開始轉動

在政策的引導下,分紅問題從未像當下這般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視。儘管2023年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回落,但是A股市場分紅家數與金額均創出歷史新高,迎來當仁不讓的分紅大年。而且,部分上市公司已經將2024年中期分紅提上日程。

經濟觀察報採訪多位上市公司董祕,他們普遍認爲,上市公司增加分紅力度,將對A股市場的投資生態產生深遠影響,重塑投資者的收益預期和市場投資策略。通過提供更加穩定和可預測的現金回報,上市公司不僅能夠吸引長期資本的關注,還能促進投資者對價值投資的認同,從而推動市場向更加成熟和穩健的方向發展。同時,這亦將鼓勵上市公司加強內部治理,優化資本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爲整個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鐵公雞”也變了

4月底,A股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披露落幕。讓投資者喜聞樂見的是,這一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明顯闊綽了,分紅的上市公司也顯著增加。

2023年,儘管部分上市公司面臨業績壓力,但分紅熱情卻明顯高漲。

西北地區一家約5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2023年歸母淨利潤下滑,但現金分紅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超過30%。這是該公司上市以來連續第三個分紅率超過30%的年份。

相比之下,A股部分常年未分紅的“鐵公雞”們也坐不住了

4月12日,吉林高速披露2023年年報和利潤分配預案,預計不進行利潤分配,也不會進行現金分紅,不會實施送股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留存未分配利潤將用於公司日常運營發展、投資、償還債務等。4月14日晚間,上交所下發監管問詢函,要求其補充說明連續多年不予現金分紅的原因及合理性等內容,於5個工作日內書面回覆並履行信披義務。

上交所指出,吉林高速於2019年至2023年連續五年盈利、連續三年盈利增長,僅於2021年低比例分紅3240.95萬元;此外,公司資產負債率也已連續多年下降,期末未分配利潤連續多年增長,期末貨幣資金餘額達15億元。

收到問詢函後,事件開始反轉。4月18日,吉林高速公告稱,擬調整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調整後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90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股利1.7億元,現金分紅比例31.14%,所需現金分紅資金由流動資金解決。

無獨有偶。原本不打算分紅的方大特鋼,曾於3月29日收到上交所監管問詢函。

問詢函顯示,3月16日,方大特鋼審議通過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擬不進行現金分紅,不進行股票股利分配,也不進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而該公司2023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9億元,2022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26億元。截至2023年底,其母公司報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潤爲21.22億元,貨幣資金餘額達60.45億元。

上交所要求方大特鋼說明公司貨幣資金餘額較高且多年盈利的背景下,連續兩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原因及合理性。

4月8日,方大特鋼公佈調整後的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10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2.33億元(含稅),本年度公司現金分紅比例爲33.84%。

分紅創歷史新高

2023年度,A股上市公司的分紅變化是顯著的。

5月1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布中國上市公司2023年經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截至4月30日,有3859家上市公司公佈或實施2023年現金分紅方案(包括季度、半年度、年度及特別分紅),佔全部盈利公司的92%。其中,100餘家公司實現了上市以來首次現金分紅。

從金額上看,合計現金分紅金額達2.24萬億元,佔當年A股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總額的42.43%,刷新A股分紅金額歷史紀錄

從分紅規模排行來看,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位列第一和第二,2023年度現金分紅金額均超千億元。其中,建設銀行爲歷史上首次分紅超千億元。排在第三位的是中國移動,該公司2023年度現金分紅接近942億元。緊隨其後的農業銀行、中國銀行、貴州茅臺、中國海油分紅金額均超500億元。

有274家公司現金分紅金額超過10億元,30家公司超過百億元。2018年至2022年,上市公司累計現金分紅總額分別爲1.23萬億元、1.32萬億元、1.53萬億元、1.92萬億元和2.13萬億元。

從分紅公司數量看,2018年以來,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數量明顯增加。2018年至2023年,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數量分別爲2572家、2629家、2932家、3241家、3378家、3855家。

從行業分佈來看,銀行、石油石化、食品飲料等行業分紅頗爲慷慨。2023年,銀行業上市公司分紅總額達6133.50億元,佔銀行業淨利潤的29.28%,相當於2023年銀行業上市公司將近30%的利潤用於分紅。石油石化、食品飲料、通信、非銀金融、煤炭等行業分紅金額均在1000億元以上。

從個案來看,例如片仔癀的現金分紅佔淨利潤比例超過50%。4月19日,片仔癀披露202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截至2023年底,該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潤約爲99.96億元。經董事會決議,本次利潤分配預案擬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爲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3.20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約14億元(含稅),佔公司 2023年度的淨利潤比例爲50.04%。

片仔癀還表示,2024年中期,提請股東大會授權公司董事會決定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並實施,分紅率不超過50%。

政策驅動

申萬宏源數據顯示,2023年,A股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爲-1.34%。但是,A股上市公司2023年度的分紅比例和金額提升趨勢明顯。

上述西北地區上市公司的董祕告訴經濟觀察報,該公司高比例分紅,主要與監管對於分紅的約束逐漸提高有關。

今年以來,監管層就分紅問題頻繁發聲。3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上市公司 監管的意見(試行)》,提出對分紅採取強約束措施,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積極、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明確投資者預期;針對多年未分紅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上市公司,通過強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東減持、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等方式加強監管約束;強化問詢約談和監管措施約束, 督促不分紅或分紅偏少的公司提高分紅水平。

4月12日,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後,時隔10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國九條”。

新“國九條”強調以投資者爲中心,更加重視資本市場的投資屬性,提出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新“國九條”發佈後,爲引導上市公司積極現金分紅,進一步提高分紅的持續性、穩定性,滬深交易所擬對分紅不達標採取強約束措施——將多年不分紅或者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納入“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的情形。

4月30日,上交所正式發佈主板、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本次規則修訂引入現金分紅不達標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措施,主要目的是以更強的約束督促公司回報投資者。與“退市風險警示”(*ST)不同,上市公司不會僅僅因爲分紅不達標而被退市。

長江證券研報數據指出,在新“國九條”政策的驅動下,A股不少公司加強了現金分紅回報;在2023年年報宣告分紅中的上市公司中,有約700家在2022年度未分紅,佔全A總數13%左右。從分紅持續性的角度拉長區間來看,目前A股44%左右的上市公司連續5年分紅,低於日本的76%,日本和美國主流紅利策略對於個股歷史分紅連續性多有較高要求。

中航證券認爲,原本具有分紅能力和分紅意願但分紅率較低的公司,或將加速提升分紅率,爲投資者持續貢獻超額收益。

多家上市公司董祕表示,儘管當下企業面臨經濟下行等壓力,但是在監管引導下,上市公司以現金分紅回報投資者的力度也在逐漸加大。

上述西北地區上市公司的董祕稱,該公司已經制定了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方案,計劃修改公司章程中關於現金分紅政策的條款,並在符合利潤分配條件的情況下增加現金分紅頻次,以穩定投資者的分紅預期,提高投資者的回報。同時,2024年該公司將強化管理層與股東的利益共擔共享約束。董事會薪酬和考覈委員會負責研究並監督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激勵、考覈和方案實施。將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業績考覈及薪酬與公司長遠發展和股東利益相結合,激發管理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保障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增強投資者信心。

4月底,赤峯黃金的董事長王建華組織召開了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參加的專題會議。王建華在會議上透露,赤峯黃金積極貫徹落實新“國九條”等最新監管要求,已經制定了“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2024年,公司將在兼顧可持續發展前提下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現金分紅方案,爲股東帶來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

一位華南地區上市券商董祕表示,分紅政策是公司自主決策的事項,每家公司需根據自身的盈利能力、現金流狀況、未來發展計劃等因素來制定分紅方案。加大分紅可以向投資者傳遞公司經營穩健、財務狀況良好的信號,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這有助於提高公司股票的市場認可度,從而提升公司的市值;同時,加大分紅力度意味着公司將更多利潤返還給股東,提高股東的投資回報率,這對於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來說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但是,該董祕直言,對於處於高速成長期的企業來說,加大分紅可能會對現金流產生一定的壓力,上市公司需要權衡分紅與留存收益之間的關係,確保公司在滿足分紅要求的同時,能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投資和發展。此外,加大分紅力度可能會使股價產生短期波動,投資者對分紅的預期和實際分紅的差異,可能會導致股價的短期漲跌。

華東地區一位上市公司董祕分析,公司能不能分紅受制於很多原因,首要原因是公司現金流和資金流情況。如果現金流不好,或者公司處於快速發展期,更需要資金投入,而且當下融資渠道也不通暢,那也不宜過分強調分紅。其次,大股東持股比例也會有影響。持股比例低的大股東,分得紅利少,對分紅積極性也有影響。

在上述西北地區上市公司的董祕看來,上市公司可持續分紅主要與公司主業經營相關,公司的管理層應該在聚焦公司主業發展的基礎上,再去考慮回饋股東,加大對於投資者的分紅。

投資生態之變

一輪分紅熱潮的掀起,讓市場參與者們看到了A股市場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在光伏行業一位頭部企業人士看來,新“國九條”對於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將會限制大股東的減持並實施風險警示提示,這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與企業相關羣體的利益,也更好地服務投資者,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健全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也同時鞭策了企業以長期價值求發展,推動產業供給側創新和加快循環經濟高效運轉。

申萬宏源表示,在上市公司持續監管上,注重增加上市公司的可投資性,鼓勵上市公司分紅並通過ST等方式約束。往後看,隨着強監管系列新規逐漸落地,A股上市公司整體分紅比例有望大幅提高,使得上市公司給投資者帶來的真實回報得到提升。

富達國際認爲,投資中國市場的長期增長主題並未改變,隨着中國經濟增長步入下一階段,新一輪的投資機遇也將隨之而來。

富達國際股票投資總監Catherine Yeung指出,富達國際通過最近的業績期看到一個突出特徵是企業更注重提升股東回報,這主要體現在企業增加派息和進行股份回購,以響應國企改革以及回應股東訴求。多年來,富達一直密切關注中國企業的分紅派息、股份回購以及限制性股票單位(RSU)情況,無論是國企、私企、大型、小型企業,以及公用事業或消費品牌,當下很多公司的管理團隊正致力於回饋少數股東。而投資者有望從這一趨勢中受益,就像曾經日本市場的企業治理改革,以及韓國的企業價值提升計劃爲投資者帶來的樂觀情緒。

興證全球基金髮文指出,此次新“國九條”關於分紅的核心導向是強調分紅、注重分紅、強制分紅,是對於市場風格所做的長週期的積極引導,將市場的關注點從公司能夠賺多少錢,引導到公司是否能夠爲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分紅。這背後實際上導向的是防止估值模型的過度簡化,投資者不應專注於單一的企業增速因素,也要關注企業的分紅能力、經營穩定性。高增速的淨利潤能否實現爲高增速的股息,這是投資者需要審慎考量的一點。

興證全球基金稱,新“國九條”的推出,進一步推動了A股價值投資邏輯的重塑,市場的關注點或從高景氣高增長轉向“股東分紅”和“可持續性的穩健經營”,未來也會有更多企業加入高股息的行列中,紅利投資的新時代可能正在打開。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經濟觀察報”(ID:eeo-com-cn),作者:蔡越坤,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