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社融低於預期,季度內可能會讓市場進入熊轉牛第一波估值的尾聲,但是從年度來看,社融的重要性可能不高。”樊繼拓認爲,歷史上金融指標對股市漲跌的指示意義在發生變化。

4月金融數據超預期回落,新增社融自2005年11月來首次轉負。週一早盤A股三大股指全線飄綠,近4000個股下跌。截至中午收盤,跌幅收窄,上證跌幅縮至0.08%,創業板指跌幅爲0.67%。

分析人士認爲,社融負增的部分原因來自“禁止手工補息”政策以及金融擠水分的拖累,背後核心是有效信貸需求不足,信貸的“質量”有待提高。其中,實體經濟表現出“降槓桿”,政府債券融資偏慢,還有部分貸款提前償還。

社融數據低於預期,如何影響A股?業內預計,A股短期市場承壓,風險偏好修復遭受擾動。

“當前位置下市場或進入小歇腳期,原因或在於支撐反彈的是體感上有溫差的政策預期和經濟數據與待接力的邊際增量資金,”華泰證券認爲,市場突破關鍵點位或需要政策(持續性及強度)與內生動能(盈利彈性或產業週期)的雙管齊下,增量資金更多的則是水到渠成。

開源證券也認爲,超預期的信用收縮或將導致A股短期承壓,尤其是順週期資產面臨一定“逆風”,但隨着降息降準預期強化以及財政支出加力提效,對於下半年總量意義上的信用不用再悲觀。

“中長期趨勢的扭轉,本就不可能一蹴而就,經濟新舊動能切換期,基本面階段性承壓、總量增速上下波動是正常現象;對於A股,此前單純追求高業績增長、高ROE的策略顯然難以適應這樣的環境,未來市場審美有望轉向兼備‘高盈利能力’與‘高業績質量’的平衡性策略。”開源證券稱。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信貸、社融數據對A股的指示意義正在發生變化。

“在地產主導的經濟週期裏面,信貸數據對股票市場有比較明顯的指示意義,現在伴隨地產週期下行,影響沒那麼大了。”一位券商研究所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隨着經濟結構轉型,“新質生產力”比重不斷提高,股權融資的影響會進一步提升,不過一級市場股權融資比較低迷,特別是今年2月以來IPO審覈也基本停滯。新“國九條”以及“科創16條”以後,在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背景下,IPO超預期快速恢復,只是節奏上預計還會有所控制。

“4月社融低於預期,季度內可能會讓市場進入熊轉牛第一波估值的尾聲,但是從年度來看,社融的重要性可能不高。”信達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樊繼拓最新研報稱,歷史上金融指標對股市漲跌的指示意義過去的很多年一直在發生變化。

據他觀察,比較早期的時候,信貸和M2是非常有效的指標,2003~2004、2006~2007、2009~2010年A股的上漲起點均和信貸密切相關。但從2012年之後,信貸指標的有效性下降。信貸指標失效後,投資者逐漸發現社融同比有效性更強。2016~2017、2019~2021年的社融同比均是股市上漲的領先指標。

“信貸指標之所以會失效,主要是因爲2012年之後製造業產能過剩導致經濟下臺階,更能反映製造業融資的信貸指標有效性下降。”他認爲,2021年以來房地產大週期扭轉,導致經濟再次下臺階,產業結構也同時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社融能非常敏感地反映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變化,但可能不能表現未來經濟和股市結構,後續對A股的指示意義可能會下降。

他預計,股市的板塊結構已經在發生變化,參考海外經驗,這些變化出現後,利率、價格、消費等指標的重要性會大幅提升。

近期上市公司一季報顯示業績出現負增,盈利修復一波三折。招商證券研報認爲,考慮年報及一季報業績,盈利拐點已現的資源品、信息技術、醫療保健以及產能去化尾聲的中游製造值得關注。同時,在當前社融增量增速相對低迷,而利率中樞相對較低,呈現典型的資產荒背景下,兩類A股有望給投資提供較爲穩健的回報,即各行業績優的龍頭,以及與信貸相關度較低的行業。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