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尚品宅配在今年的第二次回購。

在此前的三個月時間裏,其以約6407.3萬元的價格回購了507.25萬股公司股份。

回購背後是公司不如意的股價表現,今年以來,尚品宅配股價震盪下行,累計下跌近24%,市值蒸發近4.8億元。

業績層面同樣不理想。2023年,尚品宅配實現營收近49億元,但對應的淨利潤只有0.65億元,在行業中是“吊車尾”的存在。這也不禁令外界好奇,如此規模的營收爲何最後只轉化了不足1億元的利潤?

淨利率遠低於同行

2023年,尚品宅配多條產品線出現營收下滑。

以定製傢俱來看,該產品是尚品宅配的核心,業績貢獻度常年維持在70%以上。2023年,定製傢俱產品爲公司帶來了超35億元的營收,這一規模較上年同期下滑了8.55%;來自軟件及技術服務的營收則同比下降了4.07%,O2O引流服務的同比降幅爲46.4%,整裝業務則同比下降了26.28%。

這些業務的下滑也導致了總營收的縮水。2023年,尚品宅配實現營收49.92億元,較上年下降了7.8%,對應淨利潤則同比增長40.06%至0.65億元。

儘管淨利潤同比增速跑贏了營收,但尚品宅配的整體淨利率卻只有1.32%,遠低於同行。東財Choice數據顯示,去年,志邦家居的淨利率爲9.73%,索菲亞爲11.34%,歐派家居則在13.3%左右。

成本的費用管控是導致差距產生的主要原因。

2023年,尚品宅配的營業成本約爲31.9億元,營業成本比率(營業成本/營業收入)爲65.02%,這一水平高於志邦家居的62.93%,也高於索菲亞,後者爲63.85%,略低於歐派家居的65.84%。

如果說這些差距尚在合理範圍,那麼算上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各類支出後,尚品宅配的總營業成本上升至48.48億元,該指標下的營業成本比率(總營業成本/總營業收入)則達到98.95%。同樣的計算方式下,歐派家居和索菲亞皆爲85%,志邦家居則爲88.27%。

可以看出,同類競品中,尚品宅配的營業成本最高,且這部分高出的費用更多是在銷售、運營層面。

根據年報數據,去年,由於銷售額下降導致銷售人員工資下降等原因,尚品宅配的整體銷售費用同比下降14%至10.81億元,其中廣告宣傳費也下降至2億元左右。但該公司的銷售費用比率(銷售費用/總營業收入)依然不低,爲22.06%,而志邦家居只有14.55%,索菲亞爲9.66%,歐派家居則是8.7%。

管理層內訌

做不好費用管控的尚品宅配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同行越甩越遠。

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尚品宅配的營收規模超過65億元,是志邦家居的1.7倍左右,與索菲亞相差不到20億元;到2022年,尚品宅配的營收從上年的73億元降至53億元,被志邦家居反超,索菲亞在百億元基礎上更進一步,歐派家居則在200億梯隊站穩腳跟。

2023年,尚品宅配營收不增反降,跌破50億元,與志邦家居的差距進一步拉大,成爲四家定製家居中營收最低的一家,也是最不賺錢的一家。

尚品宅配也想改變被落下的現狀。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2月,尚品宅配曾直言公司門店數量落後於競品,並表示這與過去shopping mall的開店策略和更多集中在高線級城市的佈局有關,招商較慢,2024年會把招商放在一個更重要的位置,“招商速度會加快,下沉佈局也會加快,有望帶動加盟業務快速提升”。

截至2023年末,尚品宅配擁有直營門店數量46家,自營城市加盟店數量爲285家;公司加盟店數量爲2005家(含自營加盟店,其中新開加盟店463家)。

但攘外必先安內。

今年3月,一封署名爲“集團副總裁歐陽熙”的公開信在網絡上流傳。在信中,歐陽熙直白揭露尚品宅配旗下維意定製品牌高管惡意剋扣員工工資、辭退骨幹老員工等做法,並直接將矛頭對準維意定製現任總經理張某以及尚品宅配HR總監韓姓高管。

他表示,在張某的帶領下,僅兩年時間,維意定製的年收入就從此前的20多億元驟降至不足10億元,變成了三流品牌。

業績問題外,他還稱張某沉迷聽類似洗腦課程,並在公司體系內倒賣無牌的“長生水”“駱駝奶”“A貨手錶”,“搞得整個維意公司烏煙瘴氣、軍心渙散,這是對集團業務的拖累和市值的沉重打擊”。

在市場看來,這封公開信某種程度上或許解答了尚品宅配近年來發展掉隊的原因,而關於未來的發展,還要看公司的動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