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需求疲軟 銅價有阻

1、宏觀。海外方面,美國財政部先後拍賣了420億美元的10年期國債和250億美元的30年期國債,整體拍賣結果相對穩健,特別是10年期國債拍賣量超過了疫情峯值水平,鉅額拍賣規模也將意味着美財政支出或將維繫偏高位,而美前財政部長表示強勢美元有助於美債融資,這也可以顯現出美利率維繫高位的意願。國內方面,中國4月份社會融資規模減少1987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4236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73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2億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爲8.3%,較前值回落0.4個百分點。

2、基本面。銅精礦方面,國內TC報價降至負數,這表明銅精礦市場當前的供應緊張情況,這也加深了對供給端的擔心,二季度集中檢修高於去年同期水平,或部分減輕銅精礦供應壓力。精銅產量方面,5月電解銅預估產量97.71萬噸,環比下降0.8%,同比增加1.9%,從產量預估來看,銅精礦緊張情況確實影響到部分冶煉企業,但由於粗銅和陽極板較充裕,這也使得產量下降幅度低於市場預期。進口方面,國內3月精銅淨進口同比增加39.83%至29.37萬噸,累計同比增加30.58%;3月廢銅進口量環比增加43.1%至12.2萬金屬噸,同比增加22.9%;由於4月及5月進口虧損嚴重,或影響未來兩到三個月的進口量。庫存方面來看,截止5月10日全球銅顯性庫存較4月29日統計增加0.1萬噸至60.6萬噸,其中LME庫存下降14050噸至103450噸;Comex庫存下降3082噸至21530噸;國內精煉銅社會庫存較4月29日增加1.42萬噸至40.22萬噸,保稅區庫存增加0.35萬噸至8.12萬噸。需求方面,5月銅加工企業開工率普遍預估低於去年同期,本週從銅樣本制杆企業周度開工率來看,精煉銅製杆開工率從61.63%降至53.11%,再生銅製杆從35.64%降至26.36%,銅價大漲仍對下游企業訂單影響較大。

3、觀點。美巨量中長期債券發行穩健的情況下,海外維繫偏樂觀的市場氛圍;但從4~5月供求預估數據以及銅價對比來看,高銅價對銅需求的影響正愈發顯現,而進口持續虧損也顯示了內需的不佳,加之產量未超預期下滑,實質上本輪銅價上漲的供求短缺因素尚不能“站得住腳”。從庫存方面來看,總體下滑並不顯著,週五庫存巨量增幅震驚市場,銅市場前期出口窗口打開下或有部分銅出口,LME銅庫是否也有此情形有待觀察。盤面來看,當前銅已漸形成資金上的博弈,這點從LME、COMEX持倉資金可以看出,銅正吸引愈來愈多的資金介入到該市場,但預期與現實的背離仍在持續,資金推動下銅價短期雖然仍表現偏強,但背後的風險也不容小覷。

鎳&不鏽鋼:宏微觀擾動 高位震盪

1、供給:4/26,鎳礦港口庫存環比增加3萬溼噸至692.5萬溼噸;截止4月19日,鎳礦到港量環比增加26萬噸61.55萬噸;4月電解鎳產量環比增加4%至25900噸;5月預計國內鎳生鐵產量環比增加3.2%至2.76萬鎳噸,印尼鎳生鐵產量環比增加5.17%至13.83萬鎳噸;4/30,中國主要地區鎳生鐵庫存環比下降6%至2.3萬鎳噸;5月預計印尼MHP產量環比下降2%至2.4萬鎳噸,高冰鎳產量環比增加5%至2.65萬鎳噸;MHP平均係數維持高位;5月預計硫酸鎳產量環比下降3.6%至3.3萬鎳噸

2、需求:不鏽鋼方面,5/10,78家樣本社會庫存106.07萬噸,周環比上升2.9%,部分受節日因素影響,然整體出貨不及預期,5月不鏽鋼粗鋼排產334.03萬噸,月環比增加3.7%,其中200系98.22萬噸,月環比增加1.1%、300系176.7萬噸,月環比增加4.98%、400系59.11萬噸,月環比增加4.36%;鎳產業鏈價格表現偏強勢,不鏽鋼成本抬升;終端地產方面仍有拖累,政策帶動下白色家電錶現偏強。新能源汽車方面, 5月三元前驅體產量環比減少7%至6.8萬噸,其中低鎳維持,5系小幅增加1%,其他系別有所減少;5月三元材料產量下降10%至5.9萬噸,9系/NCA系小幅增長,其他呈現不同程度降幅;5/9三元材料周度庫存環比下降720噸至1.5萬噸;;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4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合計產量爲78.2GWh,環比增長3.2%,同比增長60.0%;銷量爲73.5GWh,環比增長0.3%,同比增長57%;出口12.7GWh,環比增長3.4%,同比增長28.5%;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35.4GWh,同比增長40.9%,環比增長1.4%;據乘聯會,4月新能源汽車的零售量預計達到72.0萬輛,與上月基本持平,但同比增長了37.1%,滲透率預計將達到45.0%。

3、庫存:5/10日LME庫存減少增加1506噸至80286噸;滬鎳庫存增加141噸至23669噸,社會庫存增加1559噸至34908噸,保稅區庫存減少200噸至4460噸

4、觀點:鎳礦審批暫無新進展,印尼鎳礦相對緊缺,印尼鎳礦內貿基準價上漲,鎳礦鎳鐵價格表現依舊多爲強勢。3月MHP進口環比大增,MHP貿易定價有所劈叉,仍維持偏強運行,部分MHP產能或有檢修計劃。綜合來看,目前宏觀環境、俄鎳事件疊加產業鏈部分環節矛盾的多方影響下,鎳價仍將高位震盪。

氧化鋁&電解鋁:宏觀加碼,支撐偏強

氧化鋁期貨震盪偏強,10日主力收至3803元/噸,周度漲幅0.4%;滬鋁震盪偏強,10日主力收至20725元/噸,周度漲幅0.5%。

1、供給:周內氧化鋁開工率小幅下降0.07%至81.67%,主因山西、貴州開工下降,河南開工小幅抬升。河南礦山仍待解禁,山西礦山有望恢復開採、但推進速度稍慢。河南氧化鋁廠月初恢復一條產線,山東氧化鋁廠將於月內檢修,貴州氧化鋁仍有10萬噸待復產產能。雲南電力供給繼續恢復,預計5月順利情況下或繼續推進35-40萬噸電解鋁產能迴歸,其他地區仍無產能變動消息。據SMM預計5月國內冶金級氧化鋁運行產能恢復至8187萬噸,產量漲至695.3萬噸,同比上漲4.1%;5月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修復至4297萬噸,產量漲至364萬噸,同比增長6.2%。

2、需求:節後首周下游積極復工接貨,周內加工企業開工率上調0.5%至64.9%。其中鋁型材開工率上調2%至60%,鋁線纜開工率上調0.8%至65.2%%,鋁箔開工率持穩在77.3%,鋁板帶開工率持穩在77%。鋁棒加工費包頭臨沂持穩,新疆廣東上調20元/噸,無錫河南下調10元/噸;鋁杆加工費河南上調50元/噸,山東內蒙廣東下調50元/噸;鋁合金ADC12及A380下調100元/噸,ZLD102/104持穩,A356上調100元/噸。

3、庫存:交易所庫存方面,氧化鋁周度去庫0.63萬噸至7.1萬噸;滬鋁周度去庫1.09萬噸至21.17萬噸;LME周度去庫0.94萬噸至47.98萬噸。社會庫存方面,氧化鋁周度去庫0.79萬噸至21.7萬噸;鋁錠周度去庫1.3萬噸至77.8萬噸;鋁棒周度去庫0.67萬噸至21.1萬噸。

4、觀點:氧化鋁期現正套空間仍在、但隨着倉庫積壓,現貨貼水幅度收斂較快,預計短期現貨追趕上行、期貨震盪調整,在西南電解鋁復產加快備貨需求下,盤面後續仍有上行動力。電解鋁高價抑制下游採購熱情及開工表現,對去庫節奏形成一定壓力。但基本面矛盾不大,且國家再度提出刺激消費和解除多地限購、推動地產市場等政策,宏觀情緒再度給予鋁價上行助力。我們維持雙鋁易漲難跌、由前期氧化鋁偏強轉爲現階段電解鋁偏強的思路對待。持續關注氧化鋁正套空間和品種價差空間。

鋅:向上驅動不足 預計維持震盪走勢

一、供應:

由於小金屬以及貴金屬價格持續上漲,冶煉副產品收益樂觀,加之鋅價低位持續反彈,純鋅冶煉利潤也在修復,所以隨着國內冶煉利潤的修復,國內冶煉檢修減少,並逐步恢復生產,預計6月國內精煉鋅產量可以回到54萬左右。

二、需求:

鋅價高位震盪,下游由於原料庫存較低,多以剛需補庫爲主。下游加工材開工率維持震盪運行。

三、庫存:

SMM七地鋅錠庫存總量爲21.29萬噸,較4月29日增加0.13萬噸,較5月6日降低0.34萬噸;上期所庫存周環比增加0.25萬噸至13.12萬噸,同比增加121.71%; LME庫存環比減少0.20萬噸至25.19萬噸,同比增加410.54%。

四、策略觀點:

鋅國內外供應逐步恢復,而需求海外表現低迷,國內最新社融數據反饋地產及基建需求表現較差。鋅整體處於過剩格局,上行動力不足,上方壓力位關注24,000元/噸,短期預期鋅呈現震盪下行的概率較大。

錫:國內供應持續爬升  供應過剩格局未改

一、供應:

近期雲南地區環保檢查,據SMM調研部分雲南小廠後續或小幅減產。但是根據SMM調研冶煉企業排產穩定,月度產量頗高,逼近近年高位。

二、需求:

錫價震盪運行,下游按需拿貨,市場交投清淡,錫現貨報價維持貼水,未有明顯好轉。

三、庫存:

Myseel社會庫存環比增加640噸至18,332噸,同比增加49.26%;上期所庫存環比增加924噸到16,690噸,同比增加72.54% ;LME庫存周環比減少35噸到4,800噸,同比增加193.58%

四、策略觀點:

國內社會庫存仍在累庫,庫存累至極高位但仍未見入庫速度緩和,產業鏈隱性庫存幾乎轉顯。但是LME庫存近1個月以來,因印尼出口的恢復去庫速度大幅放緩,雖海外現貨升水仍高,但是也顯出海外消費轉好跡象並未有前期預期的好。並且國內三方機構調研產量數據逼近近年高位,需等待4月海關進口礦量公佈才能得到邏輯驗證。短期來看,微觀有轉差跡象,價格或將呈高位寬幅震盪。另外,下週LME05合約交割,關注40%+持倉大戶操作。

工業硅:情緒主導,近強遠弱

周內工業硅期貨先抑後揚,10日主力2406收於12075元/噸,周度漲幅0.2%。現貨價格止跌企穩,百川參考均價爲13358元/噸,其中不通氧553持穩在12800元/噸,通氧553持穩在13150元/噸,421持穩在13900元/噸。

1、供給:據百川,工業硅周度產量環比增加1390噸至8.92萬噸,周度開爐數量增加20臺至324臺,開爐率上漲2.66%至43.14%。西北增產進度緩慢,新疆部分硅廠重新啓爐,主要爲兵團園區的前期檢修企業,伊東園區電價較高硅廠再度停爐。在政府鼓勵下西南部分硅廠開工復產,但成本重壓下大規模復產計劃仍待月底或下月進行。其他地區如貴州、甘肅硅廠復產計劃繼續擱置。

2、需求:有機硅稍有回暖,DMC周度價格上調500元/噸至13500-14000元/噸,隨着下游開始抄底,單體廠簽單情況有所好轉,但產業過剩壓力仍未解決,難以擺脫後續迴歸弱勢大方向。多晶硅繼續承壓,周度價格下調3000元/噸至4.2萬元/噸附近,產業多環節開始跌到成本線,下游簽單意向不高,多晶硅企業高庫存問題仍在,目前晶硅企業已經開始着手規模檢修,硅料價格跌勢難止。DMC周度產量環比增加600噸至4.06萬噸,多晶硅周度產量持穩在4.78萬噸。

3、庫存:交易所庫存周度整體累庫3175噸至25.31萬噸。工業硅社會庫存周度累庫5800噸至19.46萬噸,其中廠庫累庫4800噸至9.16萬噸;三大港口庫存,黃埔港持穩在3.8萬噸,天津港持穩在3.8萬噸,昆明港累庫1000噸至2.7萬噸。

4.觀點:硅廠節後再度嘗試挺價出貨,下游接貨情緒相較於節前有所改善但相對有限,相對於低品位整體傾向度更高。隨着06合約進入尾聲,資金存在避險離場意向,下游買漲不買跌情緒主導,有望帶動期價短期反彈。但當前需求仍無亮點,西南地區再度展現復產意向,基本面存在持續弱勢預期,難以支撐盤面持續上漲,後續迴歸弱勢震盪的可能性更高,建議投資者管理好倉位,有移倉換月需求可提前進行。

碳酸鋰:供需格局趨向寬鬆,關注是否出現新驅動

1、供應:周度產量環比增加989噸至13696噸,其中鹽湖提鋰環比增加490噸至2532噸,鋰雲母提鋰環比增加85噸至3731噸,鋰輝石提鋰環比增加503至5999噸;外購生產利潤,鋰雲母提鋰環比增加699元/噸,鋰輝石提鋰環比下降約379元/噸;5月碳酸鋰產量環比增加14.7%至6.07萬噸,其中工碳產量環比增加22.4%至2萬噸,電碳環比增加11.3%至4萬噸,分產地看,除四川地區維持外,其他地區均有不同程度增長,江蘇地區產量環比增幅明顯;鹽湖環比增加30.4%至1.11萬噸,雲母提鋰環比增加10.9%至1.66萬噸,輝石提鋰環比增加14.9%至2.62萬噸,回收提鋰環比增加2.9%至0.69萬噸。氫氧化鋰產量預計環比下降0.8%至3.5萬噸,其中冶煉端環比下降0.9%至3萬噸,苛化端環比下降0.2%至0.4萬噸,分地區來看,江西、山東地區環比增長,浙江地區降幅明顯,其他地區變化不大。六氟磷酸鋰產量環比增加6.8%至1.6萬噸;周度生產成本小幅下降。

2、需求:5月預計三元前驅體產量環比減少7%至6.8萬噸,其中低鎳維持,5系小幅增加1%,其他系別有所減少;三元材料產量下降10%至5.9萬噸,9系/NCA系小幅增長,其他呈現不同程度降幅;5/9三元材料周度庫存環比下降720噸至1.5萬噸;5月預計磷酸鐵鋰產量環增9%至18.3萬噸,5/9磷酸鐵鋰周度庫存產量環比增加1700噸至4.92萬噸;5月預計鈷酸鋰產量環比增加2%至0.7萬噸,錳酸鋰產量環比增加20%至1.4萬噸。終端,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4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合計產量爲78.2GWh,環比增長3.2%,同比增長60.0%;銷量爲73.5GWh,環比增長0.3%,同比增長57%;出口12.7GWh,環比增長3.4%,同比增長28.5%;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35.4GWh,同比增長40.9%,環比增長1.4%。據乘聯會,4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78.5萬輛,同比增長30.0%,環比下降3.7%。

3、庫存:5/9碳酸鋰庫存環比增加4.5%至約8.46萬噸,下游庫存減少5.2%至約2.24萬噸,其他環節增加0.2%至約1.74萬噸,冶煉廠增加12%至約4.48萬噸;4/26碳酸鋰四地樣本社會庫存環比減少3%至2.34萬噸;5/10,倉單庫存23124噸

4、觀點:供應端,5月預計碳酸鋰產量環比增加14.7%至6.07萬噸,同時據智利海關數據,4月智利碳酸鋰出口至中國約22,900噸,環比42.27%,同比162.25%。需求端,5月預計三元材料產量環降10%至5.9萬噸,磷酸鐵鋰產量環增9%至18.3萬噸,鈷酸鋰產量環增2%至0.7萬噸,錳酸鋰產量環增20%至1.4萬噸,總需求量較4月預計仍有小幅抬升,然前期價格相對低位,下游有所補庫,疊加目前客供比例抬升,部分正極廠家採購意願也有減弱,終端則有望受到以舊換新政策激勵。環保問題重引關注,雲母提鋰成本預計有所增加,拍賣成交價格及鋰礦價格仍有小幅支撐,然海外礦價報價已經出現小幅下滑,同時現貨整體供應趨向寬鬆,倉單庫存及社會庫存均延續增加,若無較強驅動,價格或將震盪趨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