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場實現“十連陽”後,部分港股資金出現了輪動切換,漲幅較高的板塊由科技成長轉爲高股息板塊。而昨日有消息稱,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投資香港上市公司取得股息紅利時所繳納的稅額有望下調,直接助推恒生央企實現進一步上漲。

鵬華恒生中國央企(QDII)(基金代碼:513170;以下簡稱:恒生央企)基金經理餘展昌表示,恒生央企10日的亮眼表現主要是受到紅利稅或將減免的消息影響,直接帶動了AH股的溢價修復。

根據現行的港股通紅利稅政策,內地個人及證券投資基金通過港股通投資取得的股息應按20%的稅率代扣個人所得稅;內地企業投資者(如內地險資或產業資本)通過港股通投資取得的股息,計入其收入總額,依法計徵企業所得稅,但若內地企業連續持股滿12個月,其取得的股息則免徵企業所得稅。

通過簡單估算可以得出,若以AH兩地上市成分股爲基礎篩選靜態股息率大於5%的成分股,那麼南向資金持股佔比約爲21%,與此同時南向中個人和基金投資者佔比約7成,因此這些投資者均需繳納20%紅利稅,那麼此時AH溢價大概是無紅利稅影響狀態下的1.25倍。根據2024年5月8日AH溢價數據143爲基準,若紅利稅取消,AH溢價則會降至約138點位,相當於高股息H股估值實現4%的升幅。

不難看出,取消紅利稅對溢價的積極作用十分明顯,有望帶來較大的增值空間。不過餘展昌還表示,當前恒生央企的連續上漲還有另外幾重因素。

首先是外部環境的改善,近期以日元爲代表的海外資產貶值嚴重,部分資金迴流港股和A股,疊加美國經濟數據的回落提升了降息預期,對資金的迴流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其次,由於國內各項經濟數據改善,經濟復甦預期向好,外部機構也因此上調了對港股評級。與此同時,在前期政治局會議強調財政不能前緊後松以及要解決存量地產問題後,各地紛紛響應,將地產政策優化落到實處,順勢帶動了市場對二季度經濟回暖的預期。兩相結合,央企內相關順週期板塊借勢港股整體的復甦,實現上漲。

宏觀環境層面也存在一定影響。目前全球都進入到“便宜錢”時代,國內利率走低速度也較快,A股波動明顯,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資產荒”,在此背景下,擁有穩定分紅的公司自然享受一定的溢價,而且新國九條的發佈也進一步提升了分紅的重要性,受益於央企改革背景與對高分紅資產的追逐效應及其確定性溢價,港股展現出了更多的估值抬升邏輯。

另外,恒生中國央企指數成分股也自帶優勢。數據顯示指數內佔比前三的行業分別爲銀行、能源和電信。具體來看,受經濟結構影響,我國銀行板塊防禦屬性明顯,在市場風險偏好下降時具有突出表現;能源板塊近期漲勢也相對明顯;電信板塊因爲受數字經濟驅動,短期內呈現出較爲顯著的成長性。因此,恒生中國央企指數雖然在彈性方面不如恒生指數,但在後者回調時,反而能展現出攻守兼備的特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