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市場全天震盪調整,創業板指領跌,滬指相對偏強。截至收盤,滬指跌0.21%,深成指跌0.6%,創業板指跌0.95%。

板塊方面,燃氣、港口、電力、家電等板塊漲幅居前,量子科技、腦機接口、衛星導航、雲遊戲等板塊跌幅居前。

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41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9098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27億。

可能因爲週末兩個偏空消息令情緒面承壓,今天A股開盤走得比較弱。

但市場韌性仍在,主要指數很快探底回升,其中滬指更強,午後一度翻紅。而這樣的結構性行情,又與今天逆勢領漲的具體板塊相關。

有觀點稱,航運、家電和汽車等板塊,或多或少都帶有外貿出口概念。“出海”不僅是公司的第二成長曲線,放眼全球,“出海”也是很多偉大公司形成的核心邏輯,因此“出海”還能帶來更高的估值溢價。

甚至有股民調侃稱,週末討論度甚高的《歌手2024》,背後芒果超媒逆勢大漲,某種意義上也有“出海”概念——畢竟節目邀請了頗多實力不凡的外國唱將,既是本屆目前最大噱頭,也可能引起海外網友關注。

首先要說的是,週末有兩個消息偏空,具體指:

一是,4月金融數據超預期回落,新增社融自2005年11月來首次轉負。

二是,IPO審覈重啓,滬深交易所擬於5月16日審議兩企發行上市申請。

悲觀者自有悲觀的理解。但從今天市場觸底回升的走勢不難看出,實際恐慌程度比較有限。

對於第一點,開源證券認爲,超預期的信用收縮或將導致A股短期承壓,尤其是順週期資產面臨一定“逆風”,但隨着降息降準預期強化以及財政支出加力提效,對於下半年總量意義上的信用不用再悲觀。

對於第二點,也有觀點認爲,投資者不必悲觀,也不必過度解讀。在市場形成上漲趨勢後,往往有向上的慣性,即使期間IPO發行節奏略有提升,也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大的衝擊影響。

“關鍵要看接下來IPO發行節奏以及IPO發行的數量。保持均衡合理的發行水平,對市場的影響也會非常有限。”

回到板塊,如文章開頭所說,主要領漲板塊有一個共同點——“出海”。

具體來看:

1)航運

“航運之王”中遠海控股價站上14元,創下2021年9月以來新高,年內累計漲幅超46%,足見板塊強勢。

消息面上,據數據機構Freightos提供的數據,自4月以來,從亞洲出發的集裝箱運價已上漲約1000美元/FEU。運往美國西海岸和北歐航線的價格升至約4000美元/FEU,地中海航線的運價上漲到約5000美元/FEU。

5月13日, 集運指數(歐線)主力合約日內一度大漲15%,遠期2410、2412、2502合約盤中均封漲停。截至收盤,集運歐線漲超14%,續創歷史新高。

運價瘋漲的背後,顯然是供需“天平”失衡:一端是運力供應緊缺,另一端則是市場需求回升。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外貿保持向上趨勢。2024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7%。其中,出口增長4.9%,進口增長6.8%。按美元計價,前4個月的進出口、出口和進口也分別同比增長了2.2%、1.5%和3.2%;從單月數據來看,4月進出口和出口環比增長2.4%和4.6%。

2)家電、汽車

一方面,家電、汽車板塊受國內“以舊換新”政策帶動,前期就表現活躍。

另一方面,出海潛力也是家電和汽車板塊今年的新邏輯。

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白色家電出口298.2億美元,同比增長10.7%;前4個月汽車出口2548.5億元,增長24.9%。

至於文章開頭提到的芒果超媒,關於“出海”的理解其實調侃成分更多。

但《歌手2024》這一題材,以及昨天推送中提到的《慶餘年2》,都涉及傳媒板塊,若前者行情持續性不錯,對後者相關概念的炒作或有提振。

分析人士表示,《歌手2024》是延續多年前的爆款綜藝節目,今年以全程直播的形式、引入國外歌手PK的形式,關注度較高,再度成爲爆款的預期較高。

今天領漲的燃氣板塊,雖沒有出海邏輯,卻也走得很硬氣。

消息面上,2024年1月,發改委在2023年6月的《關於建立健全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的指導意見》基礎之上進一步發佈補充文件,要求全國大中城市在今年6月前完成一次調價,9月底前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建立價格聯動機制(含居民和非居民),截至2024年5月,全國已有多個省市陸續啓動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

隨着國際天然氣價格回落,銷氣成本回歸合理水平,疊加持續推進的順價機制,燃氣終端銷售價格進一步完善,城燃公司居民端售氣毛差有望持續改善。

同屬公用事業的水務板塊,今天也表現不錯。

消息面上,5月9日,廣州市中心城區自來水價格改革方案聽證會舉行,共17名聽證會參加人均表示理解和支持水價調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下午上證指數短暫翻紅,證券板塊出力明顯。

但隨着券商股衝高回落,滬指尾盤也再度翻綠;而同屬大金融的銀行板塊,仍在繼續上行。這或許說明,市場的避險情緒確實有所加強。

上週五盤後,證監會修訂發佈《關於加強上市證券公司監管的規定》,明確要求上市證券公司迴歸本源、做優做強,切實擔負起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和“排頭兵”作用。

國信證券表示,宏觀經濟復甦是券商行情的前置條件,監管利好政策是板塊行情的催化條件。目前宏觀經濟呈現弱復甦,疊加流動性環境寬裕,並且在打造金融業“國家隊”等一系列政策催化下,券商板塊的配置價值凸顯。同時券商板塊處於機構配置比例的低位,未來配置空間較大。

此外,在政策鼓勵證券行業通過併購重組做優做強的背景下,行業併購重組預期不斷升溫,不少券商計劃通過併購重組提升自身綜合實力以及核心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