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尹靖霏

5月12日晚間,牧原股份002714.SZ)公告收到來自深交所的2023年年報問詢函。

年報問詢函關注到牧原股份在2023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42.63億元,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310.76億元,資產負債率爲62.11%,短期債務大幅增加。同時,深交所要求牧原股份說明其持有大量貨幣資金與高額長短期借款並存的原因,並解釋其償債計劃、資金來源以及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

根據界面新聞統計,5月以來截至5月12日A股已經有57家上市公司收到年報問詢函,涉及股東戶數達233萬戶(未去重)。這其中,39家企業2023年處於虧損狀態。這些公司多是市值小於50億元的上市公司。

不少上市公司因業績連續下滑被交易所重點關注。

5月11日,*ST正邦(002157.SZ)收到深交所年報問詢函,涉及持續經營能力、毛利率、業務模式、債務重組收益、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等12方面問題。年報顯示,2021年-2023年,*ST正邦扣非淨利潤均爲負值,現金流量淨額均爲負值。深交所要求*ST正邦說明,淨利潤持續爲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持續爲負,營業收入逐年下降等情況,是否表明其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是否存在因套期保值業務發生大額損失的風險。

5月11日皇庭國際(000056.SZ收到年報問詢函。該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2.92億元、-11.57億元、-12.31億元、-11.27億元。

深交所對此問詢,要求說明公司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每年大額支付利息費用是否會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盈利能力、財務安全性等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等。

5月10日*ST廣田(002482.SZ)收到年報問詢函。

*ST廣田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爲10.02億元,同比下降71.87%,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19.95億元,同比減虧61.84%,連續四年出現大額虧損。

5月10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要求*ST廣田詳細說明其持續經營能力是否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以及2023年度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得到實質性改善;公司扣非後歸母淨利潤連續四年又一期爲負的原因,公司經營環境、業務模式和持續盈利能力是否發生重大變化;並結合一季度業績情況、營運資金需求、經營現金流等,說明公司是否仍存在較大經營風險,業績與行業整體趨勢、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存在較大差異。

還有不少上市公司多項財務指標受到問詢。

生物谷(833266.BJ)5月10日收到北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北京證券交易所在問詢函中對生物谷2023年年度報告進行了事後審查,並對公司經營業績、銷售費用、存貨、在建工程、應收賬款、研發費用、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問題。

北交所要求該公司說明營收增長的可持續性,公司及服務商在推廣過程中是否存在商業賄賂、虛開發票等行爲等。

5月9日,深交所向城發環境(000885.SZ)發出問詢函,就“存在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應收賬款”“在建工程”等問題發佈問詢,要求城發環境就上述問題做出書面說明。

據瞭解,城發環境2023年營業收入65.22億元,同比增長2.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5億元,同比增長1.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0.47億元,同比增長3.65%。

建藝集團(002789.SZ)2023年營收大增,淨利潤卻下滑超5000%,5月10日,該公司進行大幅的資產減值受到交易所的問詢。

5月10日,深交所向建藝集團下發2023年年報問詢函,該企業去年營收同比增長186.32%,淨利潤同比卻下降5142.03%。問詢函指出,建藝集團曾在回覆2022年年報問詢函時提及“相關欠款具有收回可能性”,同時其在2023年第三季度時還公告稱前三季度收回、轉回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合計4037.13萬元。結果,2023年年報卻顯示,該年度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合計收回、轉回898.54萬元,與此前公告數據差異較大。這一數據的變化,以及建藝集團對應收賬款的處理,成爲交易所問詢的重點。

還有上市公司年報被審計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也受到重點關注。

*ST巴安300262.SZ年報顯示,亞太(集團)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年審會計師”)對公司2023年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形成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基礎主要有:與持續經營能力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訴訟及預計負債的影響;資產減值準備的充分性、準確性;遞延所得稅資產可轉回性;對境外子公司未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交易所對相關問題逐一進行了問詢。5月13日*ST巴安再收深交所的關注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