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5月13日電 題:尋後人覓舊物 探尋農講所百年記憶

中新網記者 方偉彬

南方雨水不斷,湖南淫雨霏霏,從常寧、衡東到湘潭、韶山、桃江、平江、汨羅,再到長沙……尋後人覓舊物,連日來,一場探尋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以下簡稱“農講所”)百年記憶的活動在這片紅色熱土上進行。

1924年,農講所在廣州正式開辦,前後培養了近八百名農民運動幹部。特別是毛澤東同志1926年主辦的第六屆農講所,更是吸引全國有志青年紛至沓來,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征途。農講所堪稱大革命時期中國農民運動的搖籃,培養出大批農民運動骨幹,將革命的火種播撒到全國各地。

2024年,廣州農講所開辦100週年,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簡稱“農講所紀念館”)館長顏暉帶隊,從廣州出發前往湖南,尋訪農講所學員後人,徵集農講所學員相關文物資料和口述歷史資料。

農講所紀念館工作人員赴湖南征集農講所教員學員相關藏品。李冠西 攝

在衡陽常寧,隨行的中新網記者見到了第五屆學員蕭韶的侄兒肖忠林,退休前他是常寧當地民政局的一名司機,至今他仍保留着不少蕭韶舊物,有衣物、書信及手錶。

“我收藏了他(蕭韶)給我的兩封信,信件已經遺失,只剩下兩個信封。”肖忠林稱,雖然遺失了信件,但他至今仍記着信件裏蕭韶對他一家老小的關心和關愛。在肖忠林的家中,滿牆的獎狀十分搶眼,上面都是肖忠林孫輩在校取得優異成績的獎狀。

紅色的基因仍在這個家族中傳承着。“孫輩都知道蕭韶的故事,我們從小就有給他們講。”肖忠林表示,正因爲這樣的光榮傳統,家中的子女都很上進,平日裏對自身的要求非常高。

毛澤東擔任所長的這一屆是辦學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屆。尋訪活動發現,有些農講所學員的入黨介紹人就是毛澤東。第五屆農講所學員李渭璜烈士就是其中之一,他犧牲時只有29歲。其孫李建衡展示了李渭璜的烈士證書,如今這份證書被李家後人用相框裱了起來。李建衡說:“我們絕不能給他抹黑。”

李建衡展示李渭璜烈士舊照。李冠西 攝

“我現在做生意,絕對不會做假冒產品。”李建衡表示,李渭璜的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李家後人的爲人處世。

第五屆農講所學員龐叔侃烈士與毛澤東也有不解之緣。他的曾孫龐軼銘向農講所捐贈了一個筆洗。他說:“曾祖父在毛澤東的影響下,創辦了10多家農民夜校,當時那個條件沒有打印機,也沒有複印機,都是靠毛筆一一寫下關於共產黨的宣傳資料。”

龐軼銘(左)向農講所紀念館館長顏暉(右)講解龐叔侃筆洗的來龍去脈。李冠西 攝

龐軼銘捐贈的筆洗就是龐叔侃生前書寫宣傳資料時所用過的。從小耳濡目染,龐軼銘對曾祖父的故事非常熟悉,知道曾祖父的入黨介紹人是毛澤東,還能梳理出曾祖父生前的革命歷程。龐軼銘說:“每年我們一家都會回韶山祭祖,龐叔侃精神會不斷在家族中傳承。”

此次尋訪活動,農講所紀念館工作人員還尋訪了蔡協民、賀爾康、彭公達、熊熙才、餘本健、黃福生、郭屏寰、袁福清、羅嚴、蔣方正等農講所教員學員的後人,徵得藏品40餘件/套。其中,黃福生孫輩捐出了其革命中所用的木製文件箱和鑰匙;袁福清之子袁小平捐贈袁福清在二萬五千里長徵時隨身洗臉煮食等用過的銅盆。

農講所紀念館一行到韶山烈士陵園祭拜賀爾康烈士。李冠西 攝

在爲期一週的尋訪活動中,農講所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尋獲了大量珍貴舊物,它們承載的是農講所成立百年來所關聯的寶貴記憶。(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