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成都5月13日電 (單鵬)在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主會場,許多觀衆爲國際竹藤組織園魚樂竹館的別緻外形所深深吸引。作爲主會場造型最別緻的建築之一,魚樂竹館運用圓竹構建了一座外觀似魚的竹建築,其內部高聳,具有巴洛克古典風格,竹結構縱橫交錯,展示着傳統竹材在現代建築藝術中的妙用與魅力。

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成都開幕。圖爲國際竹藤組織園魚樂竹館。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魚樂竹館的建築工藝十分複雜,除了一些鐵釘等金屬連接件,地上建築幾乎全部由竹子打造,沒有鋼筋和水泥,甚至連屋頂瓦片也是竹子做的。”國際竹藤組織副總幹事陸文明對魚樂竹館的設計很是稱讚,近日他在成都接受採訪時表示,除了魚樂竹館,國際竹藤組織園還打造了竹文化科普體驗區等,以體現竹子在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品質方面的獨特價值和巨大潛力。

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成都開幕。圖爲國際竹藤組織園。中新社記者 張浪 攝

“以竹代塑”是減少全球塑料污染的解決方案之一。當前,塑料污染是人類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產生約4.3億噸塑料,其中三分之二在短暫使用後變爲廢棄物,人類生產的所有塑料只有不到10%被回收。2022年,中國政府聯合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2023年,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產業體系初步建立,鼓勵日用、文旅、工業生產、建築建材等領域使用竹產品替代相應塑料製品,並鼓勵探索更多替代場景。

中國竹資源豐富,有竹子837種,年產竹材超過1.5億噸,竹產業產值從2010年的820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目前的4100多億元,竹產品多達上萬種,分佈於日用製品、工業製造、建築建材、農業生產等十幾個領域,竹餐盒、竹吸管、竹牙刷等產品已在餐飲、酒店行業使用,竹格填料在山東、河北等地的民營發電廠得到推廣,竹地板等建材已進入部分高端戶外場地。

不過,降成本是中國竹產業發展亟待突破的難關。中國竹產業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竹境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衛認爲,“以竹代塑”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眼下竹產品替代塑料製品的比例或不足1%,其中成本是“以竹代塑”的最大阻礙。爲了使竹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未來充分利用竹子自身特性進行產品研發,同時加強技術攻關實現產品突破,將是竹產品的出路。

四川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教授陳其兵也注意到竹產品的成本問題。他分析稱,竹子採伐成本較高,加上竹產業的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加工成本高,從而推高了各環節的成本。他建議加強融資政策鼓勵,降低竹產業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難度,增強企業投產信心。

據瞭解,中國竹產業從業人數超2900萬人,其中農民從業人數超1900萬人,佔全國竹產業從業人數的65%以上。“竹子從砍伐到運送下山,人工成本較高。如果在此環節增加相應補貼,就相當於降低了竹子原材料成本,後續環節的成本也會相應降低。”陸文明表示,浙江等竹資源大省的部分區縣已開始利用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成立合作社,吸引村民入股,在保障村民工作崗位和收入的同時降低了竹產品的原料成本,“業內正在探討這種模式推廣的可能性。”(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