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劉新民 張經緯

4月19日,國網青島供電公司市南供電中心低壓客戶服務三班澳門路社區臺區經理接到系統告警提示,“銀澳花園6號樓3單元101室出現電瓶車戶內充電告警!”臺區經理迅速通過網格微信羣通知網格員,網格員立即趕往現場並及時制止住客戶的不安全用電行爲。

營配融合、主動預警、實時響應是銀澳花園數智化臺區的示範縮影。

數智化配電站房實景圖

2024年以來,該公司以“大雲物移智鏈”等現代信息技術爲驅動,以營配調貫通數據爲基礎,採用全面信息感知技術,實現站房數智化、末端透明化和低壓柔直化,全力打造國網領先的數智化樣板工程,率先建成市南銀澳花園數智化示範臺區,爲全面實現青島數字化配網提供可複製和可推廣的參考模式。

數智化示範臺區佈局圖

打造“全景透明、差異運維、精準投資”的數智站房。

在狀態感知方面,爲銀澳花園配電室搭建4類52個信息終端的“神經觸點”,融合5G通信技術,構建覆蓋配電站房環境、安防、設備監控等各類信息要素的數據感知網絡,實現了站房運行狀態評價的全面化、實時化、在線化,解放了人力,做到了差異化運維。在數智賦能方面,銀澳花園數智化示範臺區利用邊緣計算控制策略,實現了終端就地化控制,能夠根據環境變化操控風機、除溼機、滅火器等站房智能設備,實現站房運行環境自動調節、安防狀態自動偵測、設備異常自動告警,確保設備運行環境的常態穩定和動態優化。在輔助決策方面,對設備過熱、局放超標等異常狀態實現了主動預警,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評價分析,指導開展主動檢修和項目儲備,提高投入產出比和管理效率效益。

打造“數智感知、精準研判、客戶互動”的透明臺區。

在末端感知方面,通過應用智能量測單元,拓展新型集中器、量測開關等標準採集設備的感知和控制能力,達到“最少化感知設備+最大化感知能力”的集約目的。應用傳導圖譜算法,做到“變-分-箱-表-相位”的分段阻抗精準計算,實現戶變關係100%自動識別。在主動檢修方面,基於分段阻抗計算結果,準確定位開關接觸故障、表箱線排虛接、入戶線老化等缺陷隱患,生成主動運檢工單。利用拓撲關係和營配數據貫通結果,建立起線損異常診斷、用戶停電精準研判等高級應用,快速定位薄弱環節,提高故障搶修質效。在客戶服務方面,採用雙源非介入式負荷辨識算法,將客戶負荷畫像與特徵庫進行實時比對,實現電瓶車充電識別、客戶能耗畫像等高級應用,快速精準識別安全用電隱患,提升最後一米優質服務能力。

打造“方便快捷、靈活互濟、零感覆電”的柔直微網。

在高效建設方面,每臺柔直設備佔地面積爲普通箱變的1/3,無需重新敷設低壓管廊,臺區負荷就地均衡、動態增容方式能快速解決老舊小區布點選址困難問題。在負荷互濟方面,在銀澳花園和如意花園部署3臺柔直設備,建立起低壓直流微網,臺區之間具備250千伏安的交流容量互濟能力。柔直設備按負載率自動分析、合理分配臺區功率,將相鄰臺區剩餘容量平穩轉供,實現臺區間的負荷動態均衡,保障供電質量平穩、健康。在快速覆電方面,當配變低壓母線以上位置計劃檢修或故障停電時,柔直設備將迅速啓動失電支援,將失電臺區負載通過直流母線緊急轉供至互聯臺區,轉供響應時間控制在100毫秒以內,真正實現失電臺區接帶用戶的“零感知”覆電。

柔直微網臺區接線示意圖

下一步,國網青島供電公司將持續發揮“三先”精神,全面優化、完善數字化配電臺區各項功能應用,實現數字化配網在青島地區的高效、規範落地,加快構建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新型配電網,不斷提升供電服務能力和配網管理水平,推進配網高質量全面、快速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