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野馬財經

5年虧241億元、近一年9位高管離職。

一家以汽車整車研發、製造及銷售爲核心業務的汽車整車製造企業,現任高管居然無一人擁有整車製造相關履歷,深交所對此靈魂發問。

5月7日晚間,此前備受市場關注的衆泰汽車(000980.SZ)收到問詢函,除管理層問題外,深交所針對2023年報中財務數據展開詳細問詢,其中包括該公司監事婁國海無法保證相關定期報告內容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的原因,以及公司是否虛增收入或利潤等問題。

此外,針對公司應收賬款、大額計提等事宜,深交所同樣提出質疑。

因資不抵債,衆泰汽車此前曾陷入破產重整境地,並於2022年1月完成破產重整,但主營業務至今仍未獲得實質性改善且公司持續出現虧損。2023年,衆泰汽車銷售整車1112臺,其中新能源車42臺。而公司擁有新能源汽車整車產能11萬輛,產量僅52輛,產能利用率幾乎爲0。

收到問詢函後,公司股價連續三天收跌。5月10日報收1.95元/股,相較7日收盤價下挫8.88%。截至5月13日,報收1.97元/股,市值99億元。

深交所要求衆泰汽車結合重整計劃經營方案執行情況,說明截至目前公司管理層對改善持續經營能力的應對措施及效果;並要求說明公司新能源車型自2023年上市至今仍在進行產品質量提升、生產線優化改造的具體情況。

2年淨虧損18.48億元

深交所8連問

衆泰汽車一度陷入資不抵債的困局。

截至2020年底,衆泰汽車資產95.85億元,負債140.01億元,當年僅實現營業收入13.38億元,較2018年147.64億元、2019年的29.86億元營業收入分別下降90.94%、55.19%。

衆泰汽車於2022年1月完成破產重整,與2020年相比,債務雖然降至2022年的45.66億元,實現輕裝上陣,但營業收入卻降至7.83億元,2023年又進一步降低至7.34億元,同比下降6.28%;歸母淨虧損9.27億元,虧損同比擴大0.7%。業績至今未得到明顯改善。

整體而言,重整完成後,衆泰汽車2022、2023兩年合計淨虧損18.48億元,深交所在詢問函中要求公司說明“主營業務至今仍未獲得實質性改善且持續出現虧損”的原因。

對此,衆泰汽車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公司汽車整車復工復產後,整車業務仍處於恢復階段,再加上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報告期內汽車整車產銷量不大,銷售收入總額較低。同時,該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和壞賬準備等,因此公司2023年度整體業績虧損。

2023年衆泰汽車致力於整車板塊復工復產後的恢復性生產,整車板塊實現營業收入約1.68億元,同比增長152.57%。

在2021年宣佈破產重整之後,汽車相關業務已不是衆泰汽車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23年,衆泰汽車主營業務金屬傢俱製造業實現營收約3.73億元,收入佔比爲50.84%;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實現營收約3.61億元,佔比49.16%。

銷售數據方面,2023年,衆泰汽車銷售整車1112臺,其中新能源車42臺。

深交所要求其說明,2023年該公司整車銷售具體情況,並說明該公司經營情況是否與行業平均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及合理性等問題。

同時,還需說明新能源車型江南U2的技術來源、產權歸屬及真實產能情況,並說明該車型自2023年上市至今仍在進行產品質量提升、生產線優化改造的具體情況,相關描述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並結合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情況說明繼續該車型生產是否具有商業合理性。

衆泰汽車2023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研發費用爲0.98億元,研發項目主要爲新能源車型,資本化金額爲0.54億元,資本化研發投入佔研發投入的比例爲55.27%。

深交所要求衆泰汽車說明,近三年研發所形成的主要成果及對營業收入的貢獻程度,報告期相關項目達到資本化條件的判斷依據及確認時點,相關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來源:深交所年報問詢函

破產重整後,前路仍迷茫?

作爲較早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自主汽車品牌,衆泰汽車也曾風光無限。2016年,其年銷量甚至超過33萬輛,挺進自主品牌銷量榜前十位。2017年銷量繼續超過30萬輛大關,達31.7萬輛。

2019年,受公司內部管理不善,流動資金短缺等影響,衆泰汽車在終端市場銷量開始出現大幅下滑。當年實現銷量爲15.3萬輛,與前兩年相比接近腰斬。 

衆泰汽車近10年業績 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銷量急劇下滑導致了公司鉅額虧損。2017年至2019年期間,其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2.24億、-12.41億和-111.31億,三年合計鉅虧超111億元。

2020年9月16日,衆泰汽車發佈公告稱,浙江永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衆泰汽車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已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仍具有重整價值爲由,向永康市人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預重整的申請。

同年12月23日,衆泰汽車發佈公告稱,公司收到永康法院下發的《民事裁定書》,據內容顯示,其母公司(實控人)鐵牛集團由於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依照相關規定,被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鐵牛集團的破產正式坐實了衆泰汽車的危機。 

來源:罐頭圖庫

2021年10月中旬,衆泰汽車發佈“關於公司重整進展”的公告,9月30日,金華中院和永康法院評審投票結果最終確定由江蘇深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深商”)作爲公司重整投資人,上海鈦啓汽車科技合夥企業、湖南致博智車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作爲公司的後順位備選重整投資人。

同年11月30日,法院裁定批准衆泰汽車重整計劃,並終止衆泰汽車重整程序。將依法清償債券、債務,重整投資人合計受讓超12億股轉增股票,提供8億元資金用於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並利用產業協同優勢,幫助衆泰汽車儘快恢復全國性的銷售網絡。

但重整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業績卻未見起色。分析人士認爲,或許與重整投資方有關。

野馬財經梳理公告發現,衆泰汽車的戰略投資人有7家,但穿透以後,實際上高達12名,除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商集團”)和國民運力外,其他10名全是自然人。12名戰略投資人統一將表決權委託給黃繼宏,使其成爲衆泰汽車的實際控制人。

12名戰略投資人合計出資7.98億元,持股24.22%,其中,江蘇深商出資4.86億元,持股14.74%;深圳國民數字信息出資2.48億元,持股7.52%。10名自然人中合計出資約0.65億元,持股1.96%。

早前“深商系”重整曾經的4S店第一股*ST龐大(601258.SH)後,有業內人士指出黃繼宏並不具備相應的產業背景和產業資源,其重整並未給龐大集團業務結構帶來新的變化。

黃繼宏本人也經歷了被交易所通報批評後,所擔任實控人的*ST龐大,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於2023年5月27日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 

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高管先後離職

公司拿什麼拯救汽車業務?

爲避免將龐大集團的影響擴大到衆泰汽車,深商集團採取了兩項措施。

一是“清理”黃繼宏與衆泰汽車的關係。黃繼宏相繼退出衆泰汽車董事會、解除與12名戰略投資人的表決權委託關係,不再是衆泰汽車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人員。

二是調整江蘇深商的股權架構。江蘇深商原爲深商集團的全資子公司。2023年9月1日,深商集團將江蘇深商67%的股權轉讓給深圳深商鵬程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深商鵬程”),並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衆泰汽車管理層卻並未因黃繼宏的離任而更加穩定。

自2023年6月以來,包括黃繼宏在內,衆泰汽車有9名董監高接連離職或辭職,包括董事長、總裁、財務、總監等,公司管理層動盪不安。

2023年6月1日,衆泰汽車公告稱,董事會收到董事長黃繼宏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相關職務辭去後,黃繼宏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今年3月27日,衆泰汽車公告稱,收到公司總裁連剛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5月7日,又公告稱,連剛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相關任職,且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此外,據公告,監事會主席金榮皓等人也相繼離職。

深交所也注意到公司管理層的動盪,在5月7日下發的問詢函中,表示現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均無整車製造相關履歷,並要求公司說明具體影響和採取的風險防範措施。

但從年報中,還是能夠看到一些積極因素。2023年衆泰汽車產銷量分別達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年產銷量雙雙創歷史新高。

另外,公司計劃在未來推出多款全新車型,包括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以豐富產品線,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持續對現有車型進行升級改進,提升車輛性能、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以提高產品競爭力。

但管理層又將如何應對目前的困局,要知道在高層頻頻換血同時,衆泰汽車的員工也在流失。衆泰汽車2023年員工數量進一步減少,停工損失居高不下,但職工整體薪酬卻逆勢增長。

財報顯示,2023年末,公司在職員工數量爲2304人,較去年末的2459人減少了155人。但在連年虧損、人員減少的情況下,管理費用中的職工薪酬卻從2022年的1.26億元逆勢上升爲1.57億元。

或許只有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衆泰汽車新能源業務何時揭開神祕面紗,又將在什麼時間點迎來業績拐點,公司能否走出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