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闢謠“限制發佈時政、財經、法律或醫療內容”。

近日有網絡流傳的截圖顯示,抖音不再支持以發佈社會時政、財經、法律或醫療等內容爲主,或者粉絲量較高、影響力較大的賬號與商業推廣賬戶建立包含內容發佈能力的授權關係。相關截圖稱,如果創作者的賬號曾作出該類授權,相應授權關係將自5月15日起陸續終止。有聲音將其解讀爲,抖音將限制時政、財經、法律和醫療內容相關發佈。

5月13日,抖音相關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回應稱,網傳限制發佈時政、財經、法律或醫療內容爲不實信息。相關調整爲商業素材發佈授權功能,不影響創作者的其他變現或者商業化能力,包括自行發佈商業素材、廣告、電商等等,也不涉及內容創作。

記者瞭解到,所謂的商業素材發佈授權,指的是相關領域的商業化相關流程將更爲嚴格,不影響正常內容創作。不過,抖音未披露進行此次調整的具體原因。

根據抖音官方客服的解釋,抖音此次調整的是商業推廣場景下的賬號授權功能,包括不再支持政務媒體機構類或者以發佈社會時政、財經、法律或醫療等內容爲主,或者粉絲量較高、影響力較大的賬號,與商業推廣賬戶(包括巨量廣告賬戶、巨量千川賬號、巨量本地推賬廣等)建立包含內容發佈能力的授權關係。

其他平臺是否會跟進相關調整?對此,接近視頻號的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對於財經、醫療等內容發佈,視頻號早就有相關准入標準。

據視頻號相關規定顯示,主播僅可以圍繞股票、證券相關知識進行科普直播,出鏡主播的執業崗位必須爲“證券投資諮詢(分析師)”或“證券投資諮詢(投資顧問)”;主播不得通過直播誘導用戶進行投資,包括將用戶引流或者誘導至外部鏈接、應用、賬號;主播不得保證投資收益、鼓吹行業走勢、展示投資前後收益對比等方式誘導購買/投資金融產品等。

此外,主播不得通過健康醫療科普內容直播間推廣/售賣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醫療諮詢、醫療課程、保健品;不得明示或暗示普通商品/服務具有醫療、保健等功效;不得發佈虛假、誇大宣傳、可能誤導用戶或影響用戶體驗的內容,不得發佈存在醫療風險或平臺不倡導的其他內容。

“抖音之所以會發布相關政策,與其平臺內容生態有關,不是每個平臺都有大量時政、財經等內容,因此其他平臺未必會跟進。”業內另一家大型內容平臺相關人士向記者坦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