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5月13日)是取消北向資金數據公佈的首個交易日,儘管低估值優質藍籌震盪走高,然而受小微盤股大面積殺跌的影響,A股主要大盤還是悉數收綠。

截至終盤,上證指數收報3148.02點,微跌6.53點,跌幅0.21%;深證成指收報9673.32點,小跌57.92點,跌幅0.60%;中小綜指小跌0.70%;創業板綜下跌1.45%;科創50微跌0.45%。A股成交金額合計9132.77億元,比上週五略有縮小。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後市以防禦爲上,尤其要規避“雙小”類股票的風險。

【走勢】

平均股價指數“島型下跌”

當天,滬深大盤主要綜合指數低開後,僅用時1分鐘就完成了全天跌幅,隨後多方試圖反擊,其中上證指數還一度翻紅,深證綜指、中小綜指、創業板綜均回補了早盤留下的下跳缺口。不過,空方不斷髮力,使得四大綜指均以綠盤報收。

需要注意的是,代表整個A股市場的“平均股價指數”,當天跳空下跌了1.46%。由於該指數日K線圖上在18.41-18.32的下跳缺口,剛好封閉了之前18.32-18.40的上跳缺口,缺口上方是一個小小的整理平臺,因此按照技術分析理論,屬於標準的“島型下跌”。

【盤面】

“雙小”股一敗塗地

通達信統計數據顯示:當天A股股票漲跌比例是1124:4130;漲跌幅超過10%的個股比例是26:16;漲跌幅大於5%的個股比例是110:361。

盤面看,“雙小”(小微盤小市值)品種大幅殺跌,瀕臨退市的績差股更是掀起了拋售狂潮。具體來看,最近1年上市的次新股平均跌幅2.08%,微盤股羣體更是大跌2.88%,小於5元的低價股平均跌幅1.89%。其中,天娛數科、南國置業、康惠製藥、華嶸控股跌停。ST板塊最近7天狂跌12.37%,並帶動大批低價股不斷刷新“下限”,截至目前A股低於1元的股票8家,1-2元的股票125家,今年以來鎖定退市的個股已有23家。

【展望】

規避風險爲主 逢低掘金爲輔

“短期應當以繼續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再考慮掘金優質藍籌股。”上游新聞記者採訪的富鼎資管經濟學家李維夏認爲,均價指數在滬深主要大盤小幅下跌的情況下“島型下跌”,說明缺乏競爭力的小微盤小市值股將成爲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領跌的主角,其中以ST、*ST爲代表的問題股,將成爲資本市場率先予以出清的目標;而這些問題股又因價格太低,弱勢行情下又會對低價股形成向下拖累,從而讓越來越多空殼公司離開股市;又因空殼公司市值小,自然對其他小市值小盤股形成向下牽引力……於是按照這種方式層層遞進,A股市場中絕大多數個股,今年剩下7個月時間的調整風險還是相當大的。所以,在操作難度日益增強的情況下,投資者首先需要規避風險,其次纔是擇機挖掘受益於漲價利好、受益於經濟幅度的低估值低價優質藍籌股。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上游新聞記者 王也

編輯:陳璐    責編:蔣豔,周尚鬥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