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最佳影片給了許鞍華的《投奔怒海》,第三屆的最佳影片給了方育平的《半邊人》,第四屆的最佳影片給了嚴浩的《似水流年》……再往後,張婉婷的《非法移民》、方育平的《美國心》,這些小成本的,現實題材的作品都拿到了最佳導演的肯定。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金像獎的創辦,本就是爲了對這些質量優異的,但在市場上沒什麼影響的現實題材影片的肯定。

這和新浪潮的崛起分不開。

70年代末,有一批國外留學的電影人回到香港,比如徐克、許鞍華、譚家明,他們先是在電視臺打磨了幾年,而一經轉向大銀幕,便開啓了我們所說的香港導演新浪潮。

這些電影與當時流行的拳頭(功夫片)加枕頭(風月片)不同。

它們雖然依舊遵循着類型片的框架,比如動作片、恐怖片,但實際上講述的,卻是切切實實的香港社會問題。

比如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就和《年少日記》一樣,說的是香港的學生問題。

電影來源於一則社會新聞,而這則新聞開頭就被和盤托出,廣播裏,一個聲音念道:“今天下午,香港仔小學發現兩名十三歲學生屍體,據說這兩名學生可能是一時貪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