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漢江師範學院着手創辦“紅筆網”,2015年開通微信公衆平臺。從網到微,再到視頻號的演變,紅筆網創始人胡文江副教授影響了一大羣志同道合的網評人。從漢江師範學院輻射至全國高校思政領域,“紅筆網”不再僅僅作爲單一表達媒介,它更象徵一種執着探索、寶貴堅持、傾心投入以及不懈追求,這一切恰如一代哲人楊獻珍先生倡導的“把自己的歷史用紅筆寫到底”美好初衷。“紅筆網”,不止於紅筆。

歷史學者王笛在《歷史的微聲》呼籲人們“不能當沉默的大多數,必須要發出自己的聲音,哪怕知道自己的聲音是微弱的”“無數歷史的微聲交匯在一起,就可以變成雄偉的交響樂。”當代青年學生思想活躍,渴望成長,追求進步,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以及真知灼見,他們的“青年聲音”就是“雄偉的交響樂”。激勵引導青年學生暢意表達、各抒已見成爲高校思政教學的重要任務。“紅筆網”首先面向青年學生,牢牢遵循“內容爲王”理念,緊扣黨的百年華誕、黨史學習教育、武漢軍運會、疫情防控、南水北調通水紀念日等關鍵時間節點,廣泛深入開展網絡輿論引導和網上文明傳播,鍛鍊培養了一支賡續“紅筆精神”的優秀思政工作隊伍。“紅筆網”爲青年學生思想言論表達提供了寬廣舞臺,他們可以在這個言論陣地上激揚青春風采、綻放思想魅力,鍛鍊成爲熱情洋溢、思想深邃,具有濃厚家國情懷,兼具時代感和使命感的當代優秀青年學生。

思想政治工作作爲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我們黨發展壯大曆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和傳家寶。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推進會上強調,新時代新徵程上,思政課建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有新氣象新作爲。“紅筆網”十年全力拓展了高校思政教學全新思路。作爲“紅筆網”孕育生長地,漢江師範學院堅持將“紅筆網”陣地建設納入黨建規劃,源源不斷爲“紅筆”建設提供人、財、物和技術保障,將擦亮“紅筆網”品牌寫入學校黨代會報告和“十四五”發展規劃,將“紅筆網”品牌建設列入黨委宣傳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建項目。而作爲“紅筆網”本身,十年來堅持運用網評文章助力思政課創新創造,引導骨幹師生深度參與網評文章撰寫、網絡新媒體制作,培養打造優秀校園網評團隊。透過“紅筆網”十年的成功探索實踐,我們看到了新時期高校思政教學完全可以從一支“紅筆”開始,從一大羣人開始,都能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態勢發展壯大,打造出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最終成爲高校思政特色品牌。“紅筆網”成功做到了這一點,這是信心、堅持和示範的力量和智慧。

梁啓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寫道,“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纔是高校教育教學的重要使命,尤其對於漢江師範學院這樣一所以教師教育爲主的地方院校來說,培養造就無數優秀青年學生更是重中之重首要任務。漢江師範學院“紅筆網”在培養鍛鍊學生思維,引導激勵學生思考,歷練成就學生思想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紅筆網”激勵青年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焦點事件,主動融入自身思考,激勵表達思想,有力引導學生學思踐悟、學以致用、學用融合,“紅筆網”真正發揮橋樑紐帶優勢作用。不僅如此,“紅筆網”實施“走出去,請進來”運行模式,邀請名師學者爲學生作專題授課,及時爲青年學生解疑釋惑,鼓勵學生將關注目光投向社會廣闊天地,指導學生參加主題網評比賽,參加社會主題實踐,學生的所學所思所得得到充分檢驗,帶動學生完成了一次次社會教育、情懷塑造以及責任傳承。可以說,青年學生在“紅筆網”的助力薰陶下,身心融入了社會,知識得到了檢驗,心智得以成熟,思想得以碰撞,“紅筆網”是青年學生成長的良師益友,成爲廣大青年學生成長進步的搖籃。

伴隨5G時代的到來和AI技術的運用,主流媒體傳統評論寫作如何應時而變突破瓶頸突出重圍,從而順利實現“看得見,聽得見的評論”轉型升級,“紅筆網”在這方面作出探索嘗試,打通了媒體融合背景下網絡評論發展的全新路徑。一方面,“紅筆網”構建“網站+公號+視頻”的多元表達陣地,從最初的網站建設,到微信公衆號,再到視頻號,“紅筆網”創造了多元立體的表達主陣地,以便思想聲音得以及時、靈活和新穎得到表達,有效拓展延伸網絡評論的生存壯大空間。另一方面,“紅筆網”打通“創作+刊發+比賽”的多向激勵渠道,不斷鼓勵青年學生進行網評創作,同時及時給予指導、修改和完善,優秀作品得到發表,激勵學生參與各類網評比賽,在網評比賽中得到鍛鍊提升。再一方面,“紅筆網”創設“工作室+名師講堂+寫作課程”的多維訓練模式,通過建成“名師工作室”,開辦“名師講堂”,開設《網絡評論寫作》選修課程,“紅筆網”爲青年學生提升網絡素養和網評寫作能力提供多維度訓練模式。總的來說,“紅筆網”十年,網評評論成功走進青年學生、融入課堂教學。“紅筆網”創造性延伸網評評論生長的現實路徑,“紅筆網”以鮮活的事實讓我們相信,網絡評論可以成爲聲音表達和思想綻放的理想選擇,網絡評論具有濃厚煙火氣息。

十載努力勤奮書寫,十年耕耘滿載收穫。“紅筆網”十年,正面正向回答了在自媒體迅猛發展態勢下,高校思政教學如何有效開展、社會輿論如何有力引導和主流網絡評論隊伍如何培育壯大等諸多核心問題。以“紅筆精神”作爲主基調,融入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紅筆網”實現了言論有地方表達、思想有舞臺綻放、成長有平臺施展、成效有窗口展示的目標方向。“紅筆網”十年探索出了新形勢下做大做強主流網絡輿論的理念和路徑,探索創造了可宣傳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的方法和經驗。“紅筆網”之所以成爲社會認可的一支犀利“紅筆”和一抹鮮豔“紅色”,就在於以胡文江教授爲代表的一大羣人真心誠意把網絡評論當做熱愛的事業來做,十年如一日篤定堅持做好做出成績,“紅筆網”樹立起示範性標杆,並且這種標杆具有清晰辨識度和普遍參與度。

凡爲過往,皆爲序章。“紅筆網”十年成爲關鍵且重要的戰略節點,對其進行再回望再總結、再擘畫再提振以及再鼓勁再出發,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我們從“紅筆網”閱見奮進之志,瞧見創新之力,可見創造之功,十年成爲一個溫暖開始、一番奔跑熱身和一次勝利凱旋。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姚添丁(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福建省南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

責編:詹薔

【責任編輯:伍佳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