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四子胤禵(1688~1755年),就是雍正奪嫡的傳說中被奪位的那位主角。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左右曾奉旨改名爲“胤禎”,雍正即位後又改復原名。

他與雍正可是一母同胞,奈何兄弟倆不投緣,後來胤禵投向了八爺一黨,親兄弟竟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這就註定他悲催的下半生。

胤禵比雍正皇帝小10歲,兩人生母爲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他們雖系一母所生,因爲雍正自小養在佟貴妃身邊,所以兩人感情並不深厚。

可以這樣說,胤禵前半生絕對很風光。後半生就剩下心酸苦澀了。

在康熙在世時,胤禵很受寵愛。在他所追隨的八阿哥受到嚴處後,他並沒受到啥處分。可見康熙對他的縱容。

也正是父親放縱,坐鎮西北的胤禵在雍正即位後不知避讓,這就註定了他未來的人生絕不會是坦途。

他在20歲左右的時候,便作爲“八爺黨”(即胤禩集團)的主要成員之一卷進了爭奪皇太子寶座的漩渦當中。

當康熙四十七年胤禩因奪嫡而被鎖拿時,胤禵年輕氣盛,俠肝義膽,拼命保允禩,並說:“八阿哥無此心。”當時把康熙氣得火冒三丈,抽出佩刀要當場殺死胤禵。雖然乾清宮求情之舉曾惹得康熙一時盛怒,但對胤禵日後的境遇並未產生明顯的影響。

康熙在處分胤禩時,卻把分給胤禩的上三旗佐領全部賜給胤禵,使他成爲第一次廢太子事件中得益最多的皇子之一。

第二年冊封諸皇子時,胤禵又獲固山貝子爵,是所有受封皇子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康熙五十年以後,康熙每年去承德避暑山莊也多命胤禵隨駕從行,可見康熙對他還是偏愛的。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十月,因準噶爾部策妄阿拉布坦率軍叛亂,康熙將胤禵由貝子超授王爵,任命爲撫遠大將軍,總領西北各路大軍平定叛亂。

出征前,康熙親自在太和殿舉行授大將軍印儀式;出征時,諸王及二品以上文武官員都到德勝門軍營送行。據康熙的命令,胤禵用“正黃旗旗纛(代天子出征之意)”,稱大將軍王。

在康熙衆多的皇子中,惟有胤禵被授予有實權有地位的大將軍,被當時朝廷內外認爲是被康熙信任的表現。

胤禵本屬胤禩集團,胤禩奪位無望,其黨羽轉而支持胤禵。胤禵也乘機籠絡士人以圖壯大自己的勢力。他與胤禟保持密切聯繫,隨時瞭解京師的政局。

但是,胤禵在西北前後5年,轉戰邊陲,屢建戰功,一直沒有回過京師,直到康熙去世才被雍正召回。胤禵應召回京,對胤禛稱帝很不服氣,不肯跪拜行君臣之禮。

雍正皇帝對這位享有衆望、統帥大軍的弟弟無可奈何,只好採取籠絡手段,命胤禵留景陵侍大祭,實際上是奪了胤禵的兵權。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三四月之交,雍正送康熙靈柩至遵化景陵享殿,傳旨訓誡允禵(雍正即位後,爲避諱將康熙諸子名中的“胤”字改爲“允”字),允禵不服,允禩怕事鬧大,令允禵跪受,允禵才接受了。

事後,雍正返京,留允禵看守景陵,諭令副將李如柏,如果允禵要去陵寢,除大祀外都不準,實際上是把他囚禁了。

雍正和允禵的母親仁壽皇太后因允禵長期外出,想念自己的小兒子,要求雍正放回允禵,雍正不允,仁壽皇太后很氣,於五月二十二日下午得病,半夜一時過後即身亡。也有太后撞死的記載,後來,雍正以慰皇妣在天之靈爲名,仍封允禵爲郡王,但還把他囚禁在馬蘭峪的景陵。

雍正三年三月,宗人府彈劾允禵任大將軍時任意妄爲等罪名,請降授鎮國公。雍正皇帝將允禵降爲固山貝子。

到了雍正四年五月,諸王大臣又彈劾將允禵正國法;雍正雖然沒親手殺死這位同胞兄弟,卻從馬蘭峪將允禵撤回,以逐惑衆聽等種種罪名,將允禵囚禁在景山壽皇殿,直至雍正皇帝死後才獲得自由。

乾隆皇帝登基後,不僅釋放了親叔叔允禵,還將他晉爲恂郡王。乾隆二十年允禵去世,時年68歲,葬黃花山。第二子多羅貝勒弘明也隨葬在他墓旁。

歷史上有一些說法,認爲當時康熙皇帝是要傳位給胤禵的,但是雍正奪嫡,取得了皇位。這些都只是推測,沒有確切的證據。雖然康熙晚年比較信任胤禵,但是康熙內心是否就已經決定把儲位給予胤禵,這個很難說,也沒有證據,這些都是歷史之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