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合肥晚報

上月末,2024年第一季度“蜀山好人”名單出爐,作爲名單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小廟鎮新民村建設組村民朱守珍感到意外又榮幸。她反覆強調,自己並沒有太大的成就,“唯一值得說的,就是我的6個子女都平安長大了。”

“哥哥、嫂子留下的孩子,都成了我的孩子”

5月9日,記者來到小廟鎮新民村,61歲的朱守珍早早地候在了家門口。雖然右手有殘疾,但她仍將屋裏屋外打掃得一塵不染。穿上嶄新的服裝,朱守珍摩挲着衣角,溫柔且自豪地說着,“瞧,這衣服是大女兒給我買的,褲子是二女兒買的,鞋是三女兒買的!”

朱守珍口中的女兒,實際是和她毫無血緣關係的侄女。22歲那年,她嫁給了同鄉青年孔凡樹。2年後,孔凡樹的哥哥因病去世,隔年,嫂子離家改嫁,留下4個未成年的侄子、侄女。

“那年,我的大兒子年僅1歲,小兒子還未出生。我沒想太多,孩子總要有人管,1個也是養,5個也是養,我就把他們都接到我家來了。”所謂的接到自己家來,就是將原先隔開幾間房的草堆拆了,打通房屋,一起生活。

朱守珍的大女兒孔祥雲如今已有了自己的孫子,但親生母親離家的那段日子彷彿還在眼前,“那時候我們放學了就站在家門口望,每天都在盼望媽媽什麼時候回家,直到有人告訴我們媽媽不會回來了,沒過多久,二媽就把我們接回了家。”

“親疏無別,親兒子也叫我們‘二爺二媽’”

嫂子離家那年,朱守珍自己的大兒子孔祥波剛滿1歲。對於他而言,堂哥堂姐們就是自己的親生哥姐。從記事起,孔祥波聽着哥哥姐姐們稱呼父母爲“二爺二媽”,便也跟着叫“二爺二媽”。

幾個孩子中,年紀最大的孔祥勝,明白這是弟弟跟着自己叫錯了,“作爲親生兒子,弟弟當然應該叫他們爸媽,但二爺二媽並未糾正,讓弟弟跟着我們叫,‘將錯就錯’了三十多年。”聊到動容時,已有縷縷白髮的孔祥勝眼含淚水。

“不管怎麼叫,還不都是我們的孩子?”對於被親生兒子稱呼爲“二爺二媽”這件事,朱守珍和孔凡樹一笑了之。他們都覺得,面對四個孩子敏感脆弱的內心,其他兩個孩子叫錯稱呼,是再小不過的事。“我們怕孩子們覺得親疏有別,故意沒有糾正,6個孩子統一稱呼,大家心裏都好受。”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

她拒絕他人收養孩子

採訪的過程中,朱守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想太多”。丈夫的哥哥病重時,曾叮囑朱守珍夫妻二人,希望他們能幫忙照顧四個孩子。朱守珍一口答應了下來,沒考慮過自身的困境,她說,自己當時沒想太多。

嫂子離家時,13歲的孔祥勝上學歸來還要爲三個妹妹做飯洗衣,朱守珍將他們接來自己家裏時,同樣沒想太多。一家8口雖剛滿足溫飽,但其樂融融的氛圍總讓朱守珍欣慰,自己當初沒選擇錯。

當鄰村的村民想收養自己最小的女兒孔祥秀時,朱守珍還是沒想太多,“我只有一個態度,不可能,她還那麼小,怎麼能離開我,離開家人呢?我們一家人必須得整整齊齊!”

“四間房打通後,我們八口人睡在三張牀上。”孔祥雲告訴記者,她和兩位妹妹睡在一起,大哥孔祥勝自己睡,兩個弟弟則跟着二爺二媽睡,“小時候的日子對我們來說,歡笑和溫暖比悲傷多了太多。”望着三姐妹曾經住過的房間,孔祥雲的臉上露出了微笑。她說,在黑夜和孤獨中,是二爺二媽緊緊拉住了他們的手,一家人從未有過分開的念頭。

兒孫反哺 28口人四代同堂盡享天倫之樂

如今,孔凡樹和朱守珍的大家庭枝繁葉茂,兒女們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原本的8口之家已成爲擁有28口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朱守珍的仁善,不僅春風化雨般地浸潤着6個子女,還贏得了女婿、兒媳、孫輩的認可。

“我們幾個人誰有空誰就回來看二爺二媽,大家都在合肥周邊,基本每週都有人回來。”孔祥雲說,二媽的付出,被自己的丈夫牢牢記在心裏,談及回家看二老,她透露丈夫比自己跑得還勤。“有時我要帶孫子,我丈夫就爲二爺二媽送點菜,看看家裏有什麼要幫襯的,他心思細膩,總要看到二老很好,才能放心。”

孔祥雲回憶,有一年丈夫來看二媽時,偶然得知她胳膊不舒服,回到家後丈夫輾轉反側,自己便提議過幾天帶二媽去醫院看看。“他聽我說過幾天再去,表現得比我還激動,說什麼都不肯等,天亮了就開車來接二媽去醫院。”

採訪快要結束時,朱守珍從菜地裏摘了些許生菜,一個人佝僂着腰在院子裏洗着菜。孔祥雲幫着洗完菜後,站到一邊抹起了眼淚。她告訴記者,二媽操勞了一輩子,老了落下了不少病,前些年三姐妹爲她買了條金項鍊,她留到今天都捨不得戴,“都想她能對自己好一點,但節儉慣了的她又怎麼能改呢?”

“別看我二媽這麼瘦瘦小小的,她是整個家庭的主心骨,孫子、重孫子們都樂意親近她,在二媽身邊待著,心裏踏實。”孔祥雲說。

合報合愛同行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 全媒體記者 王雅雯/文王浩/攝 實習生 宣如月 通訊員 曹文豔 徐爲軍 孫雨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