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京晨報

疾病與健康

40歲以上建議做下胃腸鏡檢查

我國是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高發國家,但消化道腫瘤早期並無特異性症狀,臨牀上一經查出常常便是中晚期,治療費用高昂,而且療效差,家人要面對的是高昂的醫療救治費用和沉重的心理負擔。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和工作、生活習慣等因素的改變,導致胃腸道問題越來越多,消化道早癌的發病率也逐漸增多,並且呈年輕化趨勢。

48歲的劉阿姨(化姓),因有結腸癌家族史,主動門診要求進行胃腸鏡體檢,腸鏡顯示乙狀結腸2cm×2cm腺瘤。南醫大二附院副院長張發明當即爲其進行了內鏡下切除,病理示管狀腺瘤,癌變。劉阿姨很慶幸,更感謝張副院長的精湛技術。劉阿姨感慨,“若再拖一段時間,就要外科手術了,後果不堪設想!”

45歲的張先生(化姓),平時忙於工作,飲食不規律,最近總是感覺上腹部脹痛,服藥後也沒有緩解。張先生來到二附院就診,消化醫學中心主任繆林爲其進行了胃鏡檢查,經檢查發現胃內一處凹陷型病變,初步判斷爲早期胃癌病竈。經過與張先生及家屬詳細溝通後,繆主任進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將病變完整切除。對於張先生而言,不幸中的萬幸是他的胃癌被早期及時發現並完成了內鏡下完整切除,避免進展爲中晚期胃癌。

2016年頒佈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將“降低中國人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作爲重要指標之一。2019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加快推動從以治病爲中心轉變爲以人民健康爲中心,動員全社會落實預防爲主方針,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專家指出,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可以讓健康更簡單。

如何實現提高消化道癌早診率?張發明副院長表示,胃鏡腸鏡體檢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胃鏡腸鏡體檢可以發現早期癌、癌前病變(息肉、異形增生等),這些可以通過內鏡切除,避免發展爲中晚期癌,從而提高腫瘤患者3年、5年存活率。如果不及時做胃腸鏡體檢,等到出現症狀,比如出現消瘦、梗阻、喫不下飯或腫瘤破潰消化道出血,即使查出腫瘤也已經發展到中晚期,悔之晚矣。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條生命,幸福一個家庭!胃腸鏡檢查,40歲建議做,50歲必須做!

繆林主任表示,做胃鏡腸鏡檢查時,受檢者常常會有不適感,比如做胃鏡檢查時咽部難受,腸鏡檢查時常常出現腹痛難忍,這也是許多人害怕做胃腸鏡檢查主要原因之一。繆林指出,目前受檢者可以選擇無痛內鏡檢查,內鏡檢查和治療都在無痛苦狀態下完成,檢查和治療過程中無任何不適,並且在無痛狀態下,更有利於醫生檢查時發現微小病竈。

哪些人需要做胃鏡腸鏡體檢?一是年齡40歲以上,從未做過胃鏡腸鏡者;二是有消化道癌家族史:如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等;三是有癌前病變者:Barreet食管、食管息肉、胃息肉、胃黏膜異形增生、慢性萎縮性胃炎、腸息肉(尤其是絨毛狀腺瘤)、腸黏膜異形增生等;四是有體檢意願者,尤其在腫瘤高發區。

通訊員 張穌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錢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