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金陵晚報

是“顯眼包”,更是表情包

這裏的館藏“萌萌噠”

□金陵晚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周飛

5月10日,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相關情況。據瞭解,該活動將於5月17日至19日在陝西曆史博物館秦漢館舉行,屆時該館將推出“秦漢文明”系列重磅展覽。

而在南京都市圈,也有這麼一座漢代主題的博物館——盱眙大雲山漢王陵博物館,以西漢初期第一代“江都王”劉非的王陵遺址爲展示主題,讓埋藏了2000多年的萬餘件珍貴文物“重見天日”,向遊客展示了西漢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及墓主人江都王劉非的“奢華生活”。

大雲山漢王陵博物館館長王棟介紹,該館現有館藏(屬)文物11000餘件,以“江都王”爲主題設立基本展覽,通過“朝、國、王、陵、城”的展陳主線,多角度地展現了西漢第一代“江都王”——劉非及其後妃陵寢墓葬陵園遺址考古發掘研究成果以及漢代初期墓葬制度和盱眙的地域歷史文化。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到我們這裏來打卡,不僅因爲我們館藏文物的歷史價值,還因爲其另一特色。”王棟向記者介紹,不少遊客發現博物館的文物“萌萌噠”。

“走進博物館,第一眼:好多文物,第二眼:原來是‘顯眼包’,第三眼:分明是表情包。”王棟介紹,遊客們看到這些“萌萌噠”漢代文物,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一件名爲“錯金銀銅虎”的文物,因虎昂頭張口、前足撐地、後足蹲踞、長尾及地,被遊客們調侃,像極了在吶喊“趴久了,手麻了”;而另一件名爲“鹿燈”的漢代燈具,則因一隻鹿頂着燈盤,而被遊客們配上了內心獨白“我頂得住”;原本用來壓席子的“鎏金塗銀俳優俑銅鎮”,則因俳優俑面部表情豐富,被遊客扣上了撒嬌、生悶氣的“帽子”……王棟說,很多年輕遊客在館內拍照打卡後,還不忘在照片上爲這些文物配上文字,“這也有助於年輕人更加深入瞭解那一時期的歷史。”

“博物館採用了漢代高臺和現代建築相融合的建築理念,充分展現了西漢江都國的發展和大雲山考古發掘成果,爲大雲山漢王陵考古發掘文物的保護提供了重要的平臺。”王棟介紹,博物館於去年1月12日開館,2023年接待遊客量約40萬人次,今年五一期間,更是有近萬名遊客來博物館打卡,這與館藏文物“萌萌噠”屬性不無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