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日報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爲引領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革新教育領域,隨着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規模化部署,數字教育資源的存儲、傳輸和流轉更加便捷,有效擴大了教育服務供給,使教育逐步進入以科技爲驅動的新時代。在數字時代的浪潮下,在教育協作實踐中也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創新東西部協作方式,開啓新時代的協作工作新模式。信息化技術的融合與應用,已然成爲推動東西部協作發展的關鍵策略之一。

■ 政策推動下的職業教育信息化協作與公平發展

長期以來,東西部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一直是黨和國家關注的重點問題,我國加快縮小區域教育差距和東西部協調發展的相關頂層設計日趨完善,並逐步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內容納入職業教育東西部協作的行動當中。近幾年來,國家多次提出要加快推進新時代教育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把信息化幫扶納入職業教育東西部協作行動計劃當中,利用網絡實現精準扶智,引導教育發達地區與薄弱地區通過信息化實現結對協作,通過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等方式,開展聯校網教等應用,落實區域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從而縮小區域、校際差距,緩解教育數字鴻溝問題,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職業教育東西部協作在我國相關政策的高位推動下,建立了從頂層設計到項目推進再到通過信息化實現的保障機制,體現了各政府部門在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決心和努力,旨在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

■ 構建職業教育協同發展體系,填平教育“鴻溝”

當前東西部協作工作得到高度重視,教育主管部門聯合其他部門也採取了多種手段與方法,但傳統的職業教育協作效果並不明顯。例如,協作的長效機制不夠健全、缺乏高效信息化平臺、協作教育資源利用率和精準度較低等一系列問題仍然阻礙了協作工作獨立、長久地發展。

爲了使信息技術更進一步全面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在東西部之間的可持續性互通共享,國家“雙高計劃”院校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牽頭其他5所“雙高計劃”院校(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以及西部6所教育資源薄弱的職業院校(西昌民族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臨夏縣職業技術學校、石河子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西藏職業技術學院、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中等專業學校、四川涼山州越西縣職業技術學校),共同組建成立了“東西部協作聯盟”,憑藉東部院校在各自領域的優勢專業,以名師爲引領,精準推送西部院校亟須的培訓課程和雲上研修互動課堂,依託東部院校現有資源,應用人工智能、虛擬仿真、信息技術等手段,探索建設了職業教育“智慧學研雲平臺”,開展東西部職業院校教學資源共用研究和實踐探索。“東西部協作聯盟”憑藉雲平臺和名師工作室開設跨區域同步或異步課堂,將優質教學資源輸送到偏遠地區,助力推動東西部職業院校協作工作、協同提升、協調發展,助力改變了西部院校教師數量匱乏的現狀,以此彌補教育鴻溝,助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 創新協作新模式,貫徹落實共享的發展理念

12所東西部院校通過“一聯盟(東西部協作聯盟),一工作室(名師工作室),一平臺(智慧學研雲平臺)”這一幫扶模式開展了院校之間教學資源共用研究和實踐探索。

“東西部協作聯盟”是整個協作體系的基礎與前提。作爲協作的組織體系,該聯盟將職業院校、領先企業、行業指導委員會和行業協會緊密聯繫在一起,發揮了紐帶作用,共同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通過聯盟的形式,強化了職業教育的區域合作,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之間的職業教育資源得以共享,通過領先企業和行業指導委員會、行業協會以及科研院所的參與,指導聯盟的建設與運行,爲教師提供了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

“名師工作室”是教研實踐的組織形式和體系支撐。作爲協作工作質量提升的引擎,工作室承擔着東西部協作教研活動、雲上研修互動課堂等重要任務。精準推送雲上研修互動課堂,開展“東西部協同教研活動”,均以雲平臺上“名師工作室”爲單位來開展,由名師工作室負責人牽頭組織教研活動。通過開展各類教育教學研討活動,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通過東西部院校教師的交流協作,共同對新的教育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實現東西部教師之間的互相學習、共同成長,以適應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

“智慧學研雲平臺”是整個協作體系的實施工具和路徑。雲平臺爲東西部院校提供了一個高效、便捷、共享的信息交流空間,助力資源整合和優化配置,旨在破解東西部院校由於地理位置等因素產生的時空問題,提升協作效率,是幫扶工作強大的技術支撐。平臺重點聚焦師資隊伍水平協同提升,支持教學資源存儲和共享、同步/異步課堂教學、教師培訓、教師協同教研、學習成果記錄等功能,包括團隊建設、課程建設、互動社區、項目學習、直播課堂、院校展示、基地建設與個人空間八大功能模塊,是具備教學、培訓、教研於一體的智慧平臺,方便雙方教師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和交流,爲教師教學提升起到信息化保障的作用,促進了東西部職業院校教師的對接支援。

■ 增強輻射效應,爲東西部協作提供實踐經驗

針對西部高職院校面臨的優質課程資源薄弱等問題,這一協作創新模式不僅推動了東西部職業院校之間的協作工作、協同提升和協調發展,也實現了職教東西部協作模式從傳統的“輸血式”到更具可持續性的“造血式”的轉變。東西部共享平臺有效利用信息化技術,將高品質教學資源精確地輸送到中西部地區的院校,不僅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共享,而且從寬泛的“漫灌式”幫扶轉至精準的“滴灌式”幫扶成效顯著。隨着名師工作室和東西部協作平臺的廣泛應用,其輻射效應和影響力逐步增強,參與院校、教師規模以及受益學生不斷擴大,覆蓋範圍內的教師、學生等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

這一模式推動效果首先體現在參與院校參與規模不斷擴大,輻射效應逐步增強,參與院校從最初12所,經過3年逐漸增加到1361所,並在院校數量不斷擴張下,教學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得以攀升,匯聚354門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共計30800條。在衆多學校支持下,教師參與規模龐大,教師培訓成效提升顯著。根據調研統計,參與教師獲得了省級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省級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以及國家級精品課的稱號等多項榮譽,共計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了291篇論文,教育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得以顯著提升。協作新模式的成效顯著,推廣示範效應逐步增強,爲通過東西部資源共享平臺提升西部地區師資教學水平起到了開闢新路徑的作用。這一新模式作爲優秀案例,被納入《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中期建設報告、獲得2023年北京市教育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工作室名師林廣梅接受媒體報道,極大增強了該幫扶模式的示範效應。數字時代東西部幫扶模式的創新,凝練出了可複製、可應用的典型成果,爲東西部協作提供了可借鑑的實踐經驗。

結語

隨着數字教育資源開發和應用的持續深入,新時代賦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一聯盟,一工作室,一平臺”這一幫扶新模式,從協作框架的搭建到工作室及平臺的實施過程、應用效果都具有新時代的典型性和可借鑑性。基於教育信息化的精準推送是對教育資源進行高效配置,實現教育資源個性化和智能化推送與傳達的重要手段。藉助信息化技術的支撐,東西部可以更高效地開展協作和支援合作,打破地域限制,促進東西部地區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與共享,爲東西部地區的協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本文系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體系化課題研究項目“基於教育信息化精準推送,打造東西部共享平臺”(項目編號:TX20200501)研究成果。文/張曉蕾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