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林辰辰

历经数月,吸引全球各地百余个创新项目激烈角逐,近日,2024年金华市“双龙杯”创业创新大赛决赛迎来收官。

“如果将芯片制造过程比作建造高层楼房,每搭建一层楼都需要让楼层足够平坦齐整。我们公司生产的集成电路电子化学品旨在帮助每层晶圆表面平坦化,更好地实现芯片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在义乌举行的新能源、新材料行业赛现场,浙江芯秦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流利地介绍此次带来的项目,并最终获得了行业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张建此次参赛并非偶然,大约一年前,他来到义乌,在考察后,决定将公司整体落地在此。“原因有很多,一是这里有很多我们的目标客户,产业集聚效果明显;二是义乌距离杭州、上海等城市距离非常近,交通便捷。此外,义乌市政府、融资机构等也给了企业发展充分的支持。”张建说,目前,义乌的厂房已经在装修,今年10月将初步建成,项目一期预计能生产15000吨电子专用材料。

创新大赛吹响人才集结的号角,近年来,义乌积极培养新兴产业发展沃土,布局“世界光明之都”和“绿色动力小镇”两大万亩千亿平台,如张建一般,一大批人才正奔赴义乌,深耕义乌。义乌“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形成了新能源光伏、汽车及装备制造、半导体显示三大标志性主导产业集群。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义乌已累计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50个以上,集聚产业人才近2.5万人。

当汽车开进义乌苏溪镇,沿途处处可见“世界光明之都”字样,华灿光电、木林森照明、爱旭太阳能、天合光能等众多光伏光电企业林立,在这里,一条产值千亿元的产业链,正无限向“光”生长。

每个月,京东方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生产近30万片LED芯片,供给下游终端产品。“工厂附近有很多上下游企业,联动非常方便。”公司总经理马静超介绍,“2023年,华灿光电应用于产业研发的投入达到1.5亿元,同时随着生产设备的智慧升级,产能将逐年提高。”

目前,华灿光电研发的Micro LED像素器件在AR动态显示、小屏幕可穿戴设备、大屏幕高端显示等国内热门赛道都有较好的应用。Micro LED已通过市场检验,开始小规模量产,并形成规模销售。

“义乌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是发展产业的极大优势。”马静超表示,刚来义乌时,路上随处可见的外国人就令他非常惊喜。“这代表义乌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在多年和政府沟通合作的过程中,顺畅的交流和极大的支持也让企业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让人才愿意来并留下来,是政企同心协力的发展目标。临近下班时间,华灿光电门口人来人往。在不远处的员工宿舍,配置了瑜伽房、篮球场、便利超市等生活设施。“大家完全可以背上背包来义乌创业,”义乌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像‘双龙计划’,政府会给予科技创新团队最高2000万元奖励。在产业园区为人才安排酒店式公寓,给予硕士、博士人才购房补助,帮助解决人才子女读书问题等,为人才发展提供全链条、全方位服务与支持。”

“义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综合实力越来越强,人才集聚也越来越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义乌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