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解放日報

造就大批高水平人才 推動知識邊界向前延伸

印傑

上海科技大學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山東大學物理學院等團隊,通過在光誘導磁子態中構建磁子態奇異點,顯著提升了磁子頻率梳的產生效率。自問世以來,頻率梳已在原子鐘、衛星導航、精密距離測量和分子識別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圖片來源:上海科技大學 ■印傑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需要着力造就大批胸懷使命感的高水平人才,爲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

創新是核心競爭力,基礎研究是創新之源——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學研究範式發生深刻變革,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基礎研究轉化週期明顯縮短,國際科技競爭向基礎前沿前移。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強化基礎研究佈局,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2022年,中國基礎研究經費從2000年的47億元增加到近2024億元。2022年度自然指數數據顯示,以貢獻份額衡量,中國對自然指數所覆蓋的四大自然科學類別的總體研究貢獻升至首位,高質量科研產出居世界第一。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的顯著增強,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的持續加大,爲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礎研究領域實現的重大突破,引領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爲科技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也是世界科技中心形成的必要條件。正如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開啓人工智能的新紀元那樣,基礎研究有望爲驅動量子技術、合成生物學、核聚變能源等未來學科和未來產業發展發揮戰略性、引領性、顛覆性作用。

基礎研究爲發展新質生產力孕育新動能。基礎科學的不斷突破,不同領域的交叉融合,催生新問題、新方法和新手段。錨定世界科學研究前沿,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新質生產力,可以爲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開闢新賽道、塑造新優勢。

人才是第一資源,基礎研究需要拔尖創新人才——

在科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偉大的發現往往源於具備原始創新能力的人才。他們敢於挑戰權威,勇於突破傳統思維的桎梏,獲得顛覆性成果,從而引領科學發展的新方向。擁有堅實的跨學科知識體系以及開闊的視野,對於基礎研究人才同樣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這些綜合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在不同領域之間搭建起橋樑,找到彼此之間的聯繫,從而爲科學研究開闢全新的道路,推動人類知識的邊界不斷向前延伸。

傳統的教育重知識傳授、重解決問題、重單一學科教育,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掌握能力強、求解標準答案能力強,但可能已無法適應創新社會的發展。新形勢下,要把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和提出問題的能力融入教學全過程,鼓勵非常規想法,不怕挫折,寬容失敗。

同時,鼓勵跨學科培養,增強學生的跨學科能力,知識面要寬、基礎要紮實,特別是重視與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的交叉融合。爲此,有必要建立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貫通培養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統計顯示,近50%諾貝爾獎成果來自“小課題組”。取得重大科學發現,既要靠有組織的科研,也要鼓勵自由探索,包括鼓勵科學家敢於做風險性高和非共識的研究。

達特茅斯會議對人工智能的討論並沒有形成共識,甚至“人工智能”一詞也未獲得完全認可。但正是接下來與會者對人工智能的自由探索,推動了科學範式的創新。費馬大定理的證明歷經300多年的探索和嘗試,最終由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歷時7年成功完成。

在此基礎上,要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爲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建立短期評價與長期評價相結合的評價制度,審慎地使用科學計量學對論文和科學家的評價結果。

研究顯示,64%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取得重大科學發現時的年齡集中在31歲至45歲。中青年時期是科學家科學生涯中最富有創造力的黃金時間,要給予青年科學家更多機會,加大支持力度,鼓勵青年科學家儘早獨立開展研究。

以科教融合支撐科創中心高質量發展——

貫通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目前,上海已啓動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計劃,構建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早期發現、科學選拔、貫通培養機制,建立基礎研究人才全鏈條、長週期培養機制。該計劃試點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探索實施初高中貫通培養模式,探索構建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課堂新樣態,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與優質高中建立聯動機制,推動拔尖創新人才早期識別和培養工作常態長效。

同時,創新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模式,支持相關高校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積極牽頭、深度參與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戰略行動、基礎學科領域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試點等重大改革專項,爲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輸送更多人才。

加大基礎學科和基礎研究投入力度。不斷優化投入結構,對事關長遠發展的基礎學科和基礎前沿領域建立長期支持機制。完善基礎研究領域項目、機構和人才的評價機制,引導科研人員長期潛心開展研究。

2021年,上海出臺《關於加快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試點設立“基礎研究特區”,選擇基礎研究優勢突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重點領域和重點團隊,給予長期、穩定和集中支持。

下一步,要賦予“基礎研究特區”充分科研自主權,支持機構自由選題、自行組織、自主使用經費,在科研組織模式和管理體制機制上給予充分改革探索空間。

同時,可實施高校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促進計劃,發揮高校基礎研究主力軍和基礎研究人才培養主力軍作用,依託研究型大學開展“從0到1”研究,推動基礎研究生態持續優化,力爭在前沿領域取得重大原創成果,匯聚高水平人才。

(作者爲上海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