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央行發佈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推動實體經濟暢通循環(銳財經)

本報記者 孔德晨

今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情況如何?信貸增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係怎麼樣?“錢去哪,錢在哪”?針對這些熱點話題,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佈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作出了回應。

報告明確,中國人民銀行將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強化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切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促進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轉正,國民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爲經濟回升向好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具體來看,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年初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過1萬億元,並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注重引導金融機構加強信貸均衡投放,爲經濟提供穩定、可持續的金融支持。

二是促進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繼續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2月引導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0.25個百分點。

三是引導信貸結構調整優化。設立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放寬普惠小微貸款認定標準,擴大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對象範圍,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四是保持匯率基本穩定。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發揮好匯率對宏觀經濟、國際收支的調節功能,強化預期引導,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五是加強風險防範化解。健全金融風險監測評估,穩妥處置重點區域和重點機構風險。有序推進金融支持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

貸款餘額近250萬億元

對於社會各界關注的“錢去哪,錢在哪”問題,報告進行了專題分析。數據顯示,疫情以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增強,貸款持續較快增長,存款明顯增加,目前我國貸款餘額近250萬億元、存款餘額近300萬億元。

從“錢去哪”角度看,貸款主要投向了企業和實體經濟的供給端。分析錢去哪了,先要看貸款的流向。分部門看,3月末全國企(事)業單位貸款、住戶貸款分別達163萬億元、81萬億元,分別佔全部貸款的66%、33%,企業仍是貸款的大頭。也就是說,貸款投放主要用於支持企業擴大投資和生產、居民購房和消費。分期限和行業看,目前中國中長期貸款佔比超過2/3,基建、房地產、製造業等重資產行業約佔全部貸款的五成,而居民的非住房消費貸款佔比不足10%。實體經濟供給端和投資領域融資相對較多,而需求端尤其是消費仍有較大增長潛力。

從“錢在哪”角度看,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門。在經濟循環的過程中,銀行如果還在擴張資產、貸款仍在增加,錢不會從實體經濟中減少,也不會消失,只是隨着企業投資生產、居民消費、財政收支,存款在企業、居民、政府等部門間會有轉移。2024年3月末,在約296萬億元的存款總盤子中,居民、企業、政府各佔49%、27%、14%,分別較疫情前的2019年上升7.1 個、下降4.2個、下降3.3個百分點。貸款主要投向了企業,通過各類支出會體現爲居民存款,但由於居民消費有待恢復、總需求不足,存款主要留存在居民部門,沒有進一步通過居民部門支出轉化爲企業存款。

更加註重資金使用效率

分析人士認爲,從經濟數據看,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鞏固,利好因素持續積累。但也要看到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諸多挑戰,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國內大循環不夠順暢。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下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引導信貸合理增長、均衡投放,盤活存量金融資源,保持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同時,支持發揮政策合力,有效調動經營主體的資金運用,更好實現居民敢消費、企業願投資、政府能兜底,推動實體經濟暢通循環。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分析,此前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多次提出要穩定信貸投放節奏、盤活資金使用效率,預計信貸投放節奏將繼續保持穩健,在投向更加精準的同時更加註重資金使用效率。

報告還明確,將把維護價格穩定、推動價格溫和回升作爲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加強政策協調配合,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爲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有效支持。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避免資金沉澱空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