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5月13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公佈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的通知》和《關於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期)發行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將於5月17日招標發行,到11月15日發行完畢,發行期限品種包括20年、30年、50年,發行次數分別爲7次、12次、3次,均按半年付息。

在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後,備受市場關注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終於明確首發日期。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期)品種爲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發行數量爲400億元,票面利率通過競爭性招標確定。自2024年5月20日開始計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本次超長期特別國債與2020年發行的抗疫特別國債類似,爲記賬式國債,利率通過國債承銷團成員招投標確定,隨行就市。專家指出,這意味着超長期特別國債確定爲市場化發行,可在二級市場交易,交易價格將根據市場情況波動。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市場化發行增加了發行過程的透明度,特別國債採取市場化定價機制將更準確反映市場利率水平,有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有效吸引社會資本,提高發行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超長期特別國債不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市流通,還在交易所市場、商業銀行櫃檯市場跨市場上市流通。個人可以在銀行櫃檯、線上平臺和證券市場購買超長期特別國債,並允許流通和轉讓。

日前,針對今年長期國債收益率變化,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在《2024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市場缺乏安全資產對長期國債收益率產生了一定影響。多數市場機構認爲,今年超長期國債以市場化方式發行,既能夠緩解當前市場缺乏安全資產的現狀,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國債市場規模。

上海交通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樺宇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相較於定向發行,央行操作空間更爲主動、市場也更易趨於穩定,公開發行方式下的國債定價更加公允,購買國債的資金來源更加多元化,能更加市場化地推動國債市場建設,並有效提升央行公開市場業務的實施效果。

除了即將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期),後續每期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數量都未公開,爲後續發行工作留下了更多懸念。

不同於此前抗疫特別國債安排在兩個月內基本發行完畢,今年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從5月中旬開始招標發行,持續到11月中旬發行完畢,其間將發行22次。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總監馮琳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發行節奏將較爲平緩,這有利於避免因集中發行給資金面造成階段性壓力。

在伍超明看來,未公佈每期發行金額,可以爲後續根據實際資金需求調整發行計劃留出空間。同時,通過拉長髮行時間,財政部也可以依據債券市場需求情況和宏觀經濟走勢,適時調整後續每期的發行規模,減少因大規模集中發行可能帶來的市場壓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