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季度破百億元之後,1—4月同比又增長45%,規模佔全省比重過半——

乘風破浪,南京跨境電商爲什麼行?

南京跨境電商(玄武)產業園。 園區供圖

南鋼在跨境平臺網站上的VR看廠界面。企業供圖

蘇紡集團通過跨境電商平臺結識的西班牙新客戶線下參觀考察工廠。 企業供圖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黃琳燕

“下個星期,工廠見!”在5月3日的廣交會上,西班牙一家領先品牌的客商與蘇紡集團定下了線下之約。5月7日,這家企業的參訪團如約而至,詳細商談訂單計劃並現場落單。

他們與蘇紡集團的緣分,始於跨境電商平臺。正是被蘇紡集團獨立站上的信息吸引,他們才專程到廣交會與其見面,並進一步考察工廠、敲定訂單。

當前,世界經濟總體復甦乏力,外貿外需走弱、訂單下降。而線上就能“買全球、賣全球”的跨境電商,讓信息傳播更快、更遠,爲外貿行業創造了新的商機。

早佈局、謀轉型!我市堅持把平臺經濟作爲對外貿易發展的增長點,經過多年的佈局發展,南京跨境電商呈現出強勁的勢頭。繼一季度我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破百億元后,1—4月,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又同比增長45%,規模佔全省比重超五成。

“四大優勢”構築發展之基

四大跨境電商出口產業帶初步形成

“這是我們今年新開發的產品,還沒有正式上市,但是已經通過跨境平臺拿到不少訂單了。”南京沿途汽車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永清拿起一款只有半個巴掌大的山地自行車充氣泵向記者介紹。

張永清告訴記者,南京的戶外用品、電動工具在國際市場上很受認可,加上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和品牌信譽,“雙重口碑”讓產品還未上市就既叫好又叫賣。

早在2018年,南京就獲批成爲國家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這些年來,南京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量跨越多個百億級臺階,始終位居江蘇省領先方陣。

南京跨境電商,何以一路領先?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總結了南京發展跨境電商的“四大獨特優勢”:首先是試點疊加優勢,“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自貿試驗區”的疊加試點,推動跨境電商便利化試點政策落地。第二是人才優勢,作爲科教名城,南京高校與跨境電商相關的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專業學科設置齊全,能滿足跨境電商企業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人才需求。

“南京還有軟件服務和都市圈優勢。”該負責人表示,南京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達,可以爲跨境電商企業全鏈路業務提供豐富的、優質的數字化服務產品,滿足各類業務場景的個性化需求。而依託南京都市圈,又擴大了跨境電商品牌服務商輻射範圍,形成了“買都市圈產品,賣全球市場”的業態格局,形成了供應鏈競爭優勢。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結合較好的外貿基礎,緊扣產業優勢,我市探索“跨境電商+產業帶”發展模式,扶持本地產業、企業做大做強。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智能製造、戶外用品、電動工具、紡織服裝四大跨境電商出口產業帶,不僅培育了一批傳統外貿企業轉型跨境電商的典型代表,還湧現出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商,超過5000家外貿企業通過阿里國際站、中國製造網、亞馬遜等平臺開展跨境電商業務。

“企業善爲”積聚爭先之能

強鏈建圈打造良好發展生態圈

VR看廠、線上下單——來自厄瓜多爾的企業MRADTG最近通過跨境平臺成爲南鋼的“新朋友”,已陸續通過跨境電商貿易模式,採購了3次共510萬美元的耐磨球原材料。

南鋼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踏上了跨境電商“快車道”,今年以來,企業已通過9710方式申報出口合同金額約440萬美元。

在南鋼國貿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新亮看來,只有找到新增長點,纔能有出路,而跨境電商就是拓展業務的重要抓手。

“跨境平臺可以實現‘關鍵詞搜索’,客戶只要搜索到和我們相匹配的關鍵詞,我們就能被‘找到’,這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擴大了客戶羣體。”談起跨境電商的好處,李新亮如數家珍。

“你看,這是我們在跨境平臺的門戶網站,能看到公司和產品的信息,通過VR看廠的功能,遠在千萬裏之外的客戶,也能看到我們真實的工廠場景。”李新亮介紹說,2021年南鋼在跨境平臺建了門戶網站,截至目前已擁有超6.2萬次的訪問量,爲企業開拓了不少新客戶。南鋼也立下了一個“小目標”:爭取今年可以實現1000萬美元的跨境電商業績。

“可以說,跨境電商就是外貿行業的新質生產力。”江蘇蘇豪紡織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劉超介紹,集團主要出口紡織服裝、鞋帽箱包、機電新三樣等,今年以來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金額近5000萬美元,同比增長65%。

除了自己轉型,蘇紡集團還打造了“蘇豪通9710B2B系統”產品矩陣及企業“一站式”跨境B2B出海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大量南京工業品製造企業和外貿企業轉型跨境電商。目前,蘇豪通系統已服務70餘家企業一站式合規出海,累計實現經海關認定的9710跨境出口報關數據1.5億美元左右。“你看,這是南京一家本土企業,已經通過平臺實現了100多萬美元的訂單。”劉超指着平臺頁面向記者介紹。

除了傳統企業積極轉型、勇於爭先、善作善爲,衆多創新型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商在南京集聚,也增厚了跨境電商發展的“家底”。

想要實現品牌快速、低成本出海,江蘇未遲擁有全流程孵化服務體系;物流通關,拓撲絲路(南京)的一站式數字化進出口綜合服務平臺,可以提供物流通關等數字化服務,服務效率提升了10倍,訂單響應速度提升1000倍;海外倉建設方面,易達倉儲在德國、法國等地建設了多個核心海外倉,服務企業超千家;供應鏈融資方面,南京鯨匯電商科技的“鯨匯通”平臺,將“信用交易+貿易融資”引入行業;在海關報關方面,“9610”“9710”“9810”各種報關模式,均能找到服務商……

從品牌孵化、到物流、再到報關乃至海外倉建設、金融服務等,跨境電商“全產業鏈條”上的優質企業在南京都能找到,一個個企業串成了鏈、構成了圈,助力南京形成良好的跨境電商發展生態圈,積聚起跨境電商騰飛的蓬勃之力。

政府有爲匯聚開放之勢

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爲發展“助跑”

“我們的首筆訂單,成功通關了!”說這話時,源予科技總經理邢萬榮的喜悅溢於言表。這家今年剛剛入駐江北新區芯科跨境電商產業園的跨境電商新手企業,在園區的一路陪伴下,很快就實現了業務新突破。

邢萬榮說,做跨境電商並沒有想象中容易。首先,海外跨境平臺的甄選,就讓他們挑花了眼。另外,在獨立站建設、結匯、物流等方面也可能“遇坑”。“園區每週都爲我們開展培訓和點對點指導,讓企業少走彎路。首筆訂單在報關時也是園區第一時間幫助對接商務、海關等部門,才實現了順利出海。”

去年12月,江北新區芯科跨境電商產業園正式獲批市級跨境電商產業園。針對新手期的難題,園區推出了惠企服務系列沙龍以及培訓課程,提供全流程、全週期的孵化指導。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產業園已簽約入駐企業18家,集聚“生態合作伙伴”20家,今年一季度,產業園已實現跨境電商出口額2.3億元。

跨境電商良好的發展,離不開優質的營商沃土。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南京市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計劃(2023—2025年)》,圍繞“主體培育、產業發展、服務保障、生態建設”四大行動,提出全市發展目標及18項重點工作任務。制定《南京市“全球數字服務商計劃”實施方案》,吸引跨境電商型全球數字服務商集聚發展。

在優質營商環境和給力政策的帶動下,一個個各具特色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在全市各板塊拔地而起。目前,我市已建成省市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市級跨境電商創業創新孵化基地30個。每一個產業園的建成,也意味着一系列服務外貿行業的創新舉措的落地。

“現在我們正在抓緊推進《南京市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計劃(2023—2025年)》,既要抓主體培育,提升企業發展能級,更要聚焦平臺打造和生態建設,提升數字化賦能水平和產業集聚能力。”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用精準鏈式服務爲外貿企業鼓勁加油,助力觸網升級,加快打造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匯聚南京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優勢。

專家觀點

以跨境電商爲代表的數字貿易新業態

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

南京市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綜合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凡華

跨境電商作爲一種數字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具有穩外貿、促消費作用,隨着新質生產力與數字貿易深度結合,跨境電商將助力進一步放大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自貿試驗區”疊加優勢,構建數字化的貿易新體系,推動貿易方式創新和轉型,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發展跨境電商,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南京聚力建設“雙向開放樞紐”,跨境電商通過打破傳統貿易的地理限制,更直接地接觸到全球消費者,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同時還可依託數字化手段對交易數據進行預測,便於及時調整生產策略,從而助力提升經濟韌性。

爲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發展,構建全方位的數字貿易體系,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和完善跨境電商相關的政策法規,鼓勵科研院所和企業牽頭制定國際化跨境電商標準。

二是激活金融倍增效應。發揮產業基金集羣引領撬動作用,鼓勵銀行爲滿足條件的企業提供涉外融資性保函等融資服務。

三是打造全流程孵化服務體系,培育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商,推動南京龍潭跨境電商產業園、南京跨境電商(玄武)產業園、鼓樓區濱江數字示範園等錯位發展,引導一站式跨境電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做強做大。

四是建設一流國際化營商環境。建立健全跨境電商監管機制,加強履約、財稅、營銷、數據、知識產權等合規管理,培育認證跨境電商AEO企業,爲企業提供容錯糾錯、守法便利通道。

記者手記

“不好意思,正在接待客戶,我們晚點再聯繫”“我在國外跑業務,等回國再聯繫”……記者這次聯繫採訪時有些“一波三折”,但也正是這樣的忙碌場景,再次印證了我市跨境電商發展的蓬勃生機。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以及“壓力山大”的外貿形勢,企業都在積極地尋找新路子來破局。採訪過程中,記者深刻地感受到,不管是傳統外貿企業積極謀轉型,還是新型的平臺企業努力搞創新,大家都鉚足了勁,誓要闖出一片廣闊天地。

企業出去闖,不能有後顧之憂!作爲“服務者”,政府部門先後數次赴上海、廣州,深入對接亞馬遜、拼多多、希音等平臺和機構,推動有關項目合作;在南京接待了亞馬遜的考察團隊後,又立馬專程去上海回訪,詳細回應對方具體訴求;在市內,企業調研更是不停,爲企業積極協調、講解政策、排憂解難……今年以來,市商務局的同志“一直在路上”。他們說,陪伴企業奔跑、服務企業跑得更快,是職責所在。

同心同德鼓起幹事不竭動力,敢爲善爲成就發展新局面。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南京跨境電商幹得漂亮,不僅促進了產業的集聚發展,也正加快走進每個人的生活,南京八卦洲跨境電商產業園落地的“網購保稅進口+實體新零售”等消費新場景,讓百姓也享受到了跨境電商發展的紅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