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是一個高產指揮家的國度,從羅伯特·卡亞努斯、約瑪·帕努拉、列夫·賽格斯坦到奧科·卡姆,乃至克勞斯·麥凱萊、桑圖-馬蒂亞斯·魯瓦利等眼下炙手可熱的指揮三代們。如今活躍在世界樂團的芬蘭指揮家,都可以組個室內樂團了。

上週六晚,杭州愛樂樂團的老朋友、芬蘭指揮大師奧科·卡姆回來了,與樂團攜手完成了“2024布魯克納計劃”的第四場音樂會。從2014年5月首次合作肖斯塔科維奇作品開始,到2018年、2020年的西貝柳斯,再到今年的布魯克納,這已經是卡姆與杭愛的第四次聯袂了。

奧科·卡姆是古典樂界出了名的“老頑童”,年過古稀,玩心不減。前些年,他召集芬蘭一衆指揮家籌劃了一個室內樂藝術節。他和尤卡·佩卡·薩拉斯特拉小提琴,蘇珊娜·瑪姬、漢努·林圖拉大提琴,薩卡里·奧拉莫拉中提琴,奧斯莫·萬斯卡吹單簧管,列夫·賽格斯坦彈鋼琴,每年夏天玩得不亦樂乎。

當晚,78歲高齡的奧科·卡姆一身黑色唐裝,精神矍鑠地登上舞臺,與中國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金獎得主黃濱一同帶來帕格尼尼的《D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酣暢淋漓地向杭城觀衆表達久別重逢的喜悅。

該協奏曲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帕格尼尼具有跨時代意義的作品。一襲水藍長裙的黃濱在奧科·卡姆的指引下,與樂隊在三個樂章間彼此對話,時而華麗飄逸,時而悠緩深沉,時而熱情洋溢,時而輕快詼諧。尤其是末樂章的結尾,各種複雜而華美的小提琴技巧構成絕妙的效果,最後在管絃樂的熱烈氣氛中結束全曲。

下半場,杭州愛樂樂團跟隨奧科·卡姆的指揮棒,完成了布魯克納《c小調第二交響曲》的首次演繹。布魯克納的《第二交響曲》 是他獻給李斯特的作品,因爲樂曲中利用大休止符區分主要樂句,所以常被人稱作“休止交響曲”。這首作品完成之後,曾進行過多次修訂,並得到過瓦格納的指點。

與布魯克納其他交響曲相比,“布二”相對冷門,甚至有些艱澀難懂,但奧科·卡姆卻認爲它充滿青春的活力和無可比擬的力量。尤其是第二樂章,在龐大綿密的絃樂映襯下,木管與法國號如水中的魚般穿行其間,最後一躍而起,音樂陡然進入高潮,過癮之極。在此起彼伏的旋律聲中,一次次突如其來的音樂衝擊更是讓現場觀衆熱血沸騰,意猶未盡。

5月下旬,杭州愛樂樂團將攜《“璀璨管絃”杭州愛樂樂團室內音樂會》參加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和中央音樂學院第六屆5·23藝術節,並在國家大劇院舉辦“拾吾初心·藝路同行”建團十五週年音樂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