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沙沙 杭州巨光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2016年辭去幼師工作,從父親手中接下了種糧的“接力棒”,成爲“新型職業農民”,開啓了鄉土逐夢之路。在田間地頭,她申請攻關項目、高產項目,大力進行新品試驗,曾獲蕭山區種糧狀元,如今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新農人。

5月7日,央視《午夜新聞》零點故事,報道了蕭山黨灣鎮“90後”新農人諸沙沙的別樣青春。

“蕭山新農人會繼續好好種糧!”早上6點半,在朋友圈轉發了報道鏈接後,諸沙沙和往常一樣,登上插秧機,熟練點火、掛擋,開啓新一天忙碌的田間工作。

和上央視相比,這位“90後”新農人似乎更關心眼前的這片土地。因爲立夏一過,正是晚稻育苗的關鍵時節。肥沃的田野上,諸沙沙駕駛着插秧機在水田裏縱橫馳騁,隆隆的機械聲在空中迴盪。

跳回“農門”逐夢鄉野

八年前,諸沙沙還是一名幼兒園老師,過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她的父親諸阿川在蕭山、錢塘(新)區等承包土地多年,長年從事糧油種植。

2016年的夏天,意識到自己的父親年事已高,她決定從三尺講臺“跨界”到田間地頭,回到這片生養她的土地上。

“女娃子下田”,註定是一條不被大多數人看好的路。“雖然我從小在農村長大,但下田的機會很少,剛開始和專家老師們一起下田學習時,他們也覺得我一個女孩子可能會不適應,我自己對溼噠噠黏糊糊的泥也是充滿了抗拒。”

但父親的這份事業總得有人來幫忙,諸沙沙決定接下父親的接力棒。

脫掉高跟鞋的諸沙沙,笑稱自己是從一個“小白”開始學習。“爸爸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爲了把農業相關的技術知識喫透,她一直沒有放鬆過對自己的要求,從糧油種植生產培訓,到農機作業培訓,再到各種攻關項目、高產項目的參與,什麼都不落下。

慢慢地,這位不服輸的女青年“馴服”了“鐵牛”們,並熟練掌握了耕田機、收割機的駕駛,成爲了田地裏不折不扣的“全能女車手”。

技術越來越嫺熟,諸沙沙的穿搭也越來越接“地氣”。“平常幾乎和裙子絕緣,一般都是衛褲加衛衣的裝扮,比較方便省事。”但看到家裏的農業在自己手上發展得越來越好了,諸沙沙由衷感慨:“心裏還是很開心的,沒有辜負老一輩的期望。”

種下更多“試驗田”

這幾年,諸沙沙承包的糧田越來越多,加起來有2000多畝,經營的合作社開展的業務內容也拓展到糧油種植,機插、植保、機耕等。除了開得了新機器、玩得轉新技術,她也在用新思維、新理念爲鄉村種下更多“試驗田”。

她將現代化農業機械和科學技術也引入到合作社,成爲蕭山區第一家引進並使用測深施肥機、自動疊盤機的農業合作社。她積極申請攻關項目、高產項目,大力進行新品試驗。2019年,她種的春優927水稻一畝高產達到900公斤,讓她成了蕭山區種糧狀元;2022年,她騰出100畝地,專門試種優質稻米新品種“浙禾香2號”,平均畝產達到了500公斤,被評爲蕭山區“好稻米”。

種田是農民的根,但諸沙沙對這片土地還有着更遠大的抱負。

最近,黨灣鎮曙光村村委會辦公樓邊上,由余傳榮、陳國軍、馬全軍、徐東奇、楊海軍、諸沙沙等6位鄉賢共同出資1500萬元聯合建設的“共富樓”拔地而起。除了配備包括圖書室、春泥俱樂部、百姓健身房、鄉賢館等設施的文化禮堂和宴會廳,共富樓的三至六層將供出資建樓的鄉賢使用,助力家鄉經濟發展。

這裏也將是諸沙沙的另一片“試驗田”。“未來考慮在這裏打造電商直播間,通過線上直播拓寬銷路。”目前,她已將自己生產的優質大米註冊爲“蕭沙”牌大米。接下來,“蕭沙”牌大米還有稻田鱉、稻田鴨等特色農產品,都將走進電商直播間,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從一開始爲了完成父親的心願到如今在鄉間逐夢,在一年又一年的豐收中,諸沙沙的興農夢正在土地裏把根扎得越來越牢。

蕭山經驗

在鄉野間唱響青春之歌

推動鄉村振興,離不開“新農人”之“新”。近年來,蕭山搭建優秀青年、鄉賢返鄉創業創新平臺,吸引各類鄉村人才、鄉賢、高校畢業生、返鄉青年等回到鄉村,有效激活農村的創新活力。從帶貨家鄉醃白菜的“90後”村支部書記孔華超,到“90後”千畝糧田種植戶丁錢華,一大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年輕人,依靠較高的知識文化素養和足夠的專業管理技術跳回農門,“以新促興”,在鄉野間唱響屬於他們的青春之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