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商丘日报

5月13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商丘保税物流中心自2018年封关运营以来,进出口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实现了运营5年业务增长6.8倍的成绩;去年在全国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总值排名中位列第12位,出口排名第6位,两项指标在全省保税物流中心排名中均位列第一位,保持中部领先位次。

近年来,商丘保税物流中心持续做大做强业务规模,不断完善综合服务职能,提升业务经营能力,增强平台服务意识,走出了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稳步推进保税贸易业务。商丘保税物流中心持续围绕“全功能、招大商、扩品类、做总量、优环境、增动力”的工作思路,招大引强,做大贸易总量。自2018年封关运营以来,进出口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由2018年的10.2亿元到2022年的69.93亿元,实现了运营5年业务增长6.8倍的成绩。2023年,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完成保税贸易64.30亿元。

主动优化业务服务流程。为提升服务水平,商丘保税物流中心与海关、港口建立对接机制,实施“一站式”服务,针对不同的货种制订相应的业务流程再造。同时,按照“放、管、服”要求,实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企业提供的纸质单证,便利企业网上申报,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服务,提高了通关效率和报关准确率。商丘保税物流中心为新开展业务的进出口企业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帮助其尽快办理相关资质、开展业务。

努力打造专业服务口岸。为提升平台的产业服务能力,拓宽物流通道,发挥好商丘市国家级商贸物流城市的枢纽节点作用,商丘保税物流中心2023年拓展了产业带集采和铁海联运业务,支持本地及周边的电镀、工量具等企业通过商丘保税向伊朗、美国集中大批量采购塑料颗粒,降低企业生产和物流成本。利用虞城为上海铁路局西向最后一站的优势,开通了虞城至上海芦潮港海铁联运业务,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一票制通关和运输的便利服务,于2023年10月20日完成了首发测试,海铁联运班列的开通,打通了商丘作为河南东大门外向型经济的新通道。

不断完善保税中心功能。为丰富保税中心功能,在市发改委的支持下,商丘保税物流中心成功争取中央城乡冷链和物流枢纽建设专项资金2100万元,用于建设两座高标准冷库,总库容10.6万立方米,并对原有仓库电力、消防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智能化冷库的建成将为商丘冷链产业聚集提供载体平台,填补商丘区域无保税冷库的产业空白,进一步增强商丘冷链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服务商丘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