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閩東日報

讓“終身學習”一路生花

——我市大力推動終身教育事業發展

2018年,寧德市成爲福建省首個入圍全國學習型城市聯盟的城市;2024年2月,寧德市成功加入第一批全國學習型城市網絡;寧德開發大學系統學歷繼續教育學生人數現有16327人,辦學規模(成人學生萬人比)和內涵建設居全省首位、全國地級市前列……

近年來,我市始終高度重視終身學習教育,積極成立終身教育促進委員會,大力整合教育資源,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創新推動學歷繼續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等發展,着力構建全民終身教育體系,探索出了具有閩東地域特色的“三化四貼近”終身教育模式,創建了47個國家級、238個省級終身教育示範品牌,樹立了寧德教育新形象。

“走上工作崗位以來,一直都有想要繼續教育的想法。得益於公司和開放大學的合作辦學,專業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填補了專業知識的空缺。”5月10日,在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談到校企合作辦學給自己帶來的變化,設備工程部高級工程師、寧德開放大學2021年春季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本科班班長黃文亮表示:“作爲一名在職員工,‘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運用起碎片化時間進行有效學習,快速成長。從助理工程師升級至高級工程師,離不開繼續教育的支撐。”

2019年,爲推動員工素質提升,提高履職能力,服務產業發展,寧德開放大學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實施“求學圓夢行動”項目,共同搭建員工學習、交流和發展的平臺,並於2023年12月成立“時代智匠學院”,爲服務新能源產業發展培養高等應用型人才,成爲福建省校企合作最大項目、全國樣板。截至目前,共有2200名寧德時代員工參加學習,湧現出了“全國人大代表”王紅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餘志福、福建省最美“求學圓夢人”劉世偉等一批優秀學生。

近年來,我市把學歷繼續教育作爲開展終身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動寧德開放大學持續深化校企合作,圍繞我市主導產業佈局和產業工人現狀,採取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的校企合作辦學新模式,先後在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鋁東南銅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實施企業員工學歷提升計劃,切實爲我市主導產業發展注入人才動能。

“孩子‘磨蹭’怎麼辦”“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愛的五種語言’使家庭更和諧”……走進蕉城區第一實驗學校“藍夢家苑”,教室內張貼着“第一實驗家長學校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課程安排表”,授課時間、授課老師、授課內容等一目瞭然。

在一旁的媽媽書屋,幾名學生家長正認真閱讀書籍,時不時展開心得交流。“去年以來,我已經在‘家長學校’上了30節課了,學習內容讓我十分受用。以前,我基本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發展。通過在這裏學習,我學會了如何更好跟孩子交流,更加註意孩子的全面發展,家庭氛圍更融洽了。”學生家長陳密蓮笑着說道。

蕉城區第一實驗學校是一所地處城郊接合部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家教理念落後、家校脫節等現象普遍存在。結合“做合格的現代父母”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開展,該校積極謀劃籌辦家長學校,精心組建教師隊伍、定製課程,家長學校“藍夢家苑”於2023年3月正式開課,每週四開展教學。目前,家長學校共開展了30場講座,擁有固定家長學員40多人,切實增強家校社共育合力,促進教育質量提升。

蕉城區第一實驗學校家庭教育案例是我市開展社區教育的生動縮影。社區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市積極創新“三化四貼近”社區教育模式,整合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教育資源,設立社區學校208所,聘請1569名專業行家、社區教育管理人員、家庭教育指導專家,在全市開展社區教育。僅2023年,全市社區教育、家庭教育、老年教育受益羣衆62.8萬餘人次。

學習是人生成長階梯,知識是時代發展動能。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我市將以終身教育爲理念,以開放大學爲平臺,不斷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終身教育事業,爲推進寧德市高質量發展積蓄磅礴動能。

□ 本報記者 張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