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万晓英

我的家乡在德阳孝泉,孝泉是一个小镇,小镇上有五个泉,其中有一个泉,叫“磨坭湾”,我家就在附近。小河悠悠地流淌着,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母亲,就像那条小河,温柔而坚定地陪伴在我身边,用她的爱和关怀,滋养着我茁壮成长。虽然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但那些关于母亲的记忆,就像小河中的流水,永远潺潺流淌,温暖着我的心房。

记得那个夏天,家乡的小河水位上涨,母亲带着我沿着河岸洗衣服。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母亲边洗衣服边教我如何识别河中的石头,哪些是平的,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危险的。我光着脚丫,在河水中嬉戏,偶尔捡起一块石头,模仿母亲的动作。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下河游泳,但是母亲怕我有危险,总是不放心我一个人去,小时候的我性子又非常倔强,非闹着要去。在我的软磨硬泡下,母亲拿我没有办法,只得陪着我。当母亲看见我在河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时,时不时会在岸边喊几句:“小心,注意安全!” 母亲的声音,如同小河的流水,温暖而坚定。

秋天来临时,小河边的柳树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母亲会带着我去采摘河边的艾草。艾草的香气混合着泥土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母亲教我如何挑选最鲜嫩的艾草,然后回家制作艾馍馍。厨房里,母亲忙碌的身影和艾草的清香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每逢端午节,母亲总会亲手制作艾馍馍。她将新鲜的艾草捣碎,和入面粉中,再捏成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馍馍。馍馍散发着淡淡的艾草香气,口感清香独特,是我童年时最珍贵的美食。

制作艾馍馍的过程,仿佛是一种仪式,母亲总是神情专注,手法熟练。她轻轻揉捏着面团,仿佛在呵护着一个宝贵的生命。当馍馍出锅的那一刻,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艾草的清香,让人忍不住垂涎欲滴。

母亲笑着将热腾腾的艾馍馍递给我,眼中充满了爱意:“孩子,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艾草的香气在口中弥漫开来,仿佛母亲的关爱也融入其中,让我感到温暖和安心。

那时的我,觉得母亲是世界上最能干的人。

家乡的小河,见证了我与母亲之间的无数欢笑和泪水。每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母亲总是像小河一样,给予我无尽的慰藉和支持。她温柔的话语,就像溪水般潺潺流过我的心头,让我重新找回信心和勇气。

已经成为母亲的我,早已经理解了她的辛劳和付出。每当我在厨房里制作艾馍馍,手中轻轻揉捏着面团,我就能感受到母亲的气息,仿佛她就在我身边,指导着我。我做出的艾馍馍,虽然不及母亲的味道,但在我心中,它们承载了母亲的爱和教诲,是我对母亲最深沉的怀念。我将艾馍馍递给自己的孩子,看着她满足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感激和骄傲。

家乡的小河,母亲的艾馍馍,都是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们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如何在逆境中坚持,它们陪伴着我成长,给予我力量和勇气。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想起家乡的小河和母亲的艾馍馍,我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母亲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她的爱和关怀,就像家乡的小河一样,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