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荊門日報

母親在早市擺攤

□程剛

母親從老家過來,幫我帶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母親空閒的時間就多了。但是,她喜歡靜不喜歡動,不像其他老人那樣,這兒走走那兒看看,喜歡到公園或是早市夜市去轉轉。

從上個月開始,母親連續地去逛早市,這多少讓我感覺有些突然。

實際上,我挺贊成母親沒事出去走一走的,總在家裏待着也不好,起碼動一動還可以活動一下筋骨。

一天晚上,我喫完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母親坐了過來,笑着對我說:“兒子,媽準備去早市擺一個小攤了。”

我聽後有些詫異,怎麼突然間想在早市擺攤了呢?我便笑着問母親,要賣什麼,成本需要多少錢。

母親對我講,這些天她都打聽清楚了,臨時出一個早市攤位,每次只交5塊錢的稅,其他沒什麼費用。

我便又追問賣什麼。母親笑着對我說:“我準備去賣魚啊。你每個週六都去釣魚,也喫不了,都給別人了。不如我去早市把它們都賣了,還能賺點錢。”

母親把我說笑了,我的確愛釣魚。郊區有一條河,生態保持得不錯,魚很多,再加上我也算釣魚老手了,每一次收穫都不少。每個週六,如果不颳風下雨,我都是要去的。

愛人對我這個愛好討厭到了極點,總說我在浪費時間,甚至不務正業。可我覺得,我上了一週的班了,休息一天釣釣魚有什麼呢?

一開始,我釣回的魚,愛人還能喫點,但後來多了,就徹底不收拾也不喫了。因此,每次釣回的魚我都只好送人。再後來,愛人的不滿演變成了我們的爭吵,我每次出去,她都要給我臉色看。

母親擺攤賣魚的提議,我覺得挺好。既有樂趣,又有收益,她也找了點事做,何樂而不爲呢?

於是,在我的支持下,母親的小攤還真的擺起來了,每個週日出一次。每週六,我依然去釣魚,並注意給魚保鮮。週日早上,母親就去早市賣,少的時候能賣十幾塊,多的時候也能賣二十幾塊,母親樂此不疲。

每次賣完魚,母親都會用賣魚的錢再買一些菜回來,這倒是讓愛人高興了。漸漸的,愛人也很少和我吵架了。

實際上,我知道母親並不是真的想去賣魚。她是不願意聽我和愛人吵架,又管不了我釣魚,可又覺得愛人說我說得對,兩頭爲難,纔有了這個想法。

母親爲了我們的生活,一直在操心着。但她歲數大了,也管不了我們了。然而,就像她在早市出攤賣魚一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她有她獨特的方式。

而我覺得,這就是歲月的積累,更是愛的體現。想起來,心裏暖暖的,更是酸酸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