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連雲港日報

東海縣立足硅產業特色優勢,不斷創新突破

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硅產業創新式增長

硅產業是東海縣的特色支柱產業,經過三十多年發展,初步形成了較完整的產業集羣,東海縣已成爲國內最重要的硅材料產業基地。新形勢下,東海縣立足硅產業特色優勢,不斷創新突破,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了從“資源式增長”到“創新式增長”質的轉變。

近日,筆者走進江蘇弘揚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的三期生產車間,工人們正手持焊槍,聚精會神地製作着石英低壓擴散爐管。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石英擴散爐管是光伏電池片製程中重要的耗材之一。爐管承擔着光伏電池片製造核心部分的生產,在電池片製程中,對擴散爐管、石英舟這些載體要求非常高。質量過硬的擴散爐管,設計合理的石英舟,可以讓硅片在不同區域接觸擴散源的一致性更高。

作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弘揚石英擁有“三中心一站”創新平臺,承擔國家、省、市重點項目10餘個,獲評國家高新技術產品26項、科技部重點新產品5項,在石英玻璃製造領域,累計獲得有效授權專利52項,其中發明專利34項,中國好技術5項。在稀土摻雜玻璃材料領域獲得相關專利技術15件,同類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92%,是目前國內石英行業中技術領先、規模最大、品質最齊全的稀土摻雜功能石英玻璃材料製造企業。

石英制品先進製造工藝,展示着東海縣工業高端化發展的景象。在位於曲陽鎮的連雲港福京石英制品有限公司,也是一派火熱的生產場景。這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爲一體的硅資源深加工企業,產品主要用於半導體生產、軍民兩用、航空航天等相關領域,在相關行業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並起到關鍵核心配套作用,產品銷往國內20多個省市及德國、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該公司一期項目總投資4億元,建成綜合型半導體技術、高純石英、超高純合成石英、高能激光用石英材料生產基地,形成年產1200噸Ⅱ類半導體技術用超高純石英器材、500萬片光刻機研基片、100萬隻超大功率激光器用石英器材、100噸高純石英砂爲原料的高純合成石英材料及10萬片石英諧振子硅材料的產業化生產規模。

科技創新是促進新質生產力產生和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東海硅產業發展最鮮明的內在動力。東海縣以江蘇省東海硅產業科創中心爲創新載體,陸續攻克鋰電池負極材料、硅化石墨坩堝等關鍵核心技術10餘項,先後獲批國家“火炬計劃”東海硅材料產業基地、國家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核心區、國家半導體產業集聚標準化示範區,構建起以石英爲主,門類最全、規模較大的硅產業集羣,高純石英砂產銷量均佔國內市場90%以上。數據顯示,東海硅產業產值連續3年增長20%以上,突破300億元。

“下一步,還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傳統產業現代化。採用新技術、新手段,優化和改進生產工藝路線,在石英砂提純、石英玻璃製品焊接以及石英陶瓷材料缺陷檢測等生產環節加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推動自動化、智能化的技術改造和成果轉化應用,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大與高校院所產學研合作力度,共建產業研究院等平臺載體,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鈣鈦礦電池、航空航天用陶瓷材料、3D打印等新興產業方向開展技術創新,推動硅產業向高端應用領域拓展,實現後道升級和鏈條延伸發展。”東海縣科技局黨組成員呂傑表示。

(唐成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