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5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會議指出,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製造業上市公司不斷推進數字化轉型,服務產品升級,提高經營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製造業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對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製造業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正步入走深走實的關鍵階段,形成了政策體系、產業實踐、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多維支持,爲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新型工業化注入了強勁動力。”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華德榜創始人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

數字化、智能化是製造業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製造業上市公司轉型升級的重心。

近年來,製造業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帶動相關公司業績提升。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製造業上市公司進行數字化轉型,能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和靈活性,滿足個性化需求;其次,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能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再者,數字化轉型有助於企業創新,推動產品升級換代;最後,數字化轉型還能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5月13日,A股有3618家制造業上市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合計27.9萬億元,同比增長3.22%;研發支出合計1.2萬億元,同比增長9.28%。

“2023年製造業上市公司研發支出同比增長9.28%,體現了製造業上市公司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積極投入。”朱克力表示,數字化轉型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成本控制優化以及產品質量的提升,在相關公司的財務數據和市場表現中得到了直觀反映。

例如,金盤科技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6.68億元,同比增長40.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05億元,同比增長78.15%。公司表示,2023年業績增長,一方面得益於營業收入的遞增,另一方面得益於成本費用的控制。

“公司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通過不斷精進數字化製造能力,降低單位制造成本和管理費用,銷售毛利率上升,管理費用佔銷售比有所下降,進一步提升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金盤科技稱。

數字化轉型還助力企業打開海外市場,提升全球競爭力。如裝備製造企業中聯重科表示,2023年公司海外市場拓展成效顯著。公司持續深化“端對端”“數字化”“本土化”的海外業務體系,縱深推進網點建設和佈局,持續完善海外業務運營管控體系,不斷強化事業部的海外支撐體系,境外研發製造基地加速拓展升級。公司的銷售網絡、服務質量、品牌認知、用戶口碑等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提升。

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製造業上市公司進行數字化轉型,不僅有助於提升公司經營質量,而且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也發揮着重要作用。

朱克力表示,製造業上市公司通過數字化轉型,能夠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時,製造業上市公司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此外,製造業上市公司還能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增強國際競爭力,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資本市場也對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更多支持。2023年底,工信部、證監會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傳統制造業企業通過股票、債券等多種融資方式進行技術改造或加大研發投入,通過併購重組實現轉型升級。

製造業上市公司進行數字化轉型具有明顯優勢。宋向清表示,製造業上市公司具有較強的資本實力和再融資能力,可以爲轉型提供足夠的資本支撐;具有紮實的管理和技術團隊,可以爲轉型提供足夠的人才支撐;具有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產業基礎,可以爲轉型提供足夠的產業鏈供應鏈支撐。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5月13日,今年以來,製造業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股權融資653.41億元,其中,首發融資197.73億元,定向增發融資389.88億元,可轉債融資65.79億元。

談及下一步製造業上市公司如何加快數字化轉型,宋向清表示,首先,強化製造業信息化、工業化和國際市場化的深度融合,促進一批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產生。其次,推進新型創新驅動體系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深度融合,根據製造業多樣化、智能化、個性化、標準化需求,深度挖掘典型產品、典型場景和典型市場,形成具有行業引領性的戰略性重點佈局。最後,加快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攻關和成果推廣應用,突破設備聯網、協議互認、標準制定、平臺建設等制度或技術性障礙,加快新質生產力培育。

本文來自“證券日報網”,作者:吳曉璐,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