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軍主力損失殆盡。

趁着趙國精壯損失殆盡而“其孤未壯”的機會,燕國以絕對優勢兵力趁機攻趙。

但結果是:燕軍慘敗,燕國的都城反而被趙軍圍攻···

五個打一個都打不過,燕國就這麼不能打嗎?以五而伐一,志在必得

前251年,燕王派相國粟腹出使趙國。

粟腹回國後,表示:趙國的精壯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殆盡,而“其孤未壯”,正是可以大舉滅之的機會!

燕王遂諮詢樂間:能不能伐趙?

樂間反對:趙國在四戰之地,其民習兵,是個全民抵抗的國家,不可攻!

燕王不甘心:我以五倍兵力去打他,也不行嗎?

樂間表示:五倍兵力進攻,照樣不行!

大夫將渠則認爲:燕趙剛剛交好,燕國師出無名,突然攻趙,不合道義!

但是,燕王最終仍然決定:攻趙。

後人多責燕王愚蠢,不知彼不知己。

但是,憑心而論,如果您是燕王,以五倍兵力的絕對優勢,難道就能“客觀全面”分析局勢,不趁虛而入嗎?

此時,對燕王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呀!

秦趙連番大戰,趙軍精銳喪失殆盡。

只是,趙國被削弱後,秦一家獨強,脣亡齒寒,魏楚奮力相救,趙國才得以保全。

燕國不是秦國,燕國本就是七雄中比較弱小的一國,如果近水樓臺,吞併趙國,不但能使燕國實力大增,而且,也不會如秦一般引起列國的強烈反應!

對於燕國這樣的相對弱小諸侯而言,利用有利的時機,積極採取行動,是擴充國力,在列強角逐中掌握主動的唯一機會!

我想,如果您是燕王,可能大概率也不會放過這樣一個迅速擴大國力的機會!

燕王決心已定,遂採取了兩路進攻之法:主力由粟腹率領,向邯鄲方向進攻;另以一路攻代郡。

兩路進攻,“以五而伐一”,志在必得!

只是,首先···你燕國真的是“以五而伐一”嗎?“以五而伐一”?自欺欺人!

然而,燕王自己應該曉得,他真的是“以五而伐一”嗎?

趙國雖然經歷了長平之戰的慘敗,但你燕國真的是有5倍於趙的軍隊嗎?

《戰國策》中記載,此戰,燕軍起兵六十萬,趙軍起兵十三萬。

如果是這樣,那麼,燕軍確實是“以五而伐一”,5倍於敵的優勢。

其實,以常理度之,趙國保家衛國,生死之戰,動員十三萬人是可能比較大的。

但是,燕國拿得出六十萬大軍來嗎?

後來,秦在滅韓趙魏後,發兵六十萬攻楚,是“空國中之兵”,盡全力抽出六十萬人來。

而當時七雄中都比較弱的燕國,真能拿出六十萬人來嗎?

燕要真有六十萬軍隊,當年早就滅掉齊了!

綜合燕國前後用兵規模看,當時的燕國,最多二十萬左右的兵力而已,兵力連趙軍的2倍都不到!

倘若燕軍20萬兵力,還是5倍於趙,那麼,趙就只有3、4萬人?

果然如此,人家秦國早就滅了趙了,哪裏輪得到你燕國呢?

燕王稱“以五而伐一”,自欺欺人罷了···漏算之事:仍然低估了趙國的“其民習戰”

樂間提醒了燕王:趙國,“其民習戰”。

燕王仍然表示要“以五而伐一”,似乎沒有理解樂間的意思。

燕王所謂“以五而伐一”,指的是作戰軍隊的規模五倍於趙。

而樂間所反映的“其民習戰”,指的是趙國百姓普遍的軍事素質。

長平之戰剛剛結束時,白起就曾企圖乘勝追擊,一舉滅趙。

當時,趙軍主力損失殆盡,趁其來不及動員,有機會一舉滅趙。

但是,當時秦王停了下來。稍微停頓後,白起就指出:趙國“其國內實”了,不好打了!

而且,白起還認爲:“圍其國都,必不可克;攻其列城,未必可拔;掠其郊野,必無所得”,已經沒有什麼滅趙的辦法了。

這就是因爲趙國“其民習戰”,能夠迅速被動員起來形成戰鬥力!

邯鄲之戰時,不要說未成年的“其孤”,就是婦女也被武裝起來了。

在楚魏的援軍抵達前,趙國靠自己已經苦守一年餘,秦軍增兵換將,付出慘重傷亡仍然不能取勝!

以大秦之強,尚不能啃下趙國,何況燕國呢?

以白起之威,尚認爲滅趙“未見其利”,何況燕國的粟腹呢?

何況,燕國攻趙時,又過去了7年,當初經過邯鄲之戰血與火洗禮的趙國少年如今許多已經“壯”了!

燕王只計算作戰部隊“以五伐其一”的優勢,而沒有理解趙國真正的實力所在,是其失策之處!

燕王,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呀!致命的軟肋

當然,以燕軍的兵力優勢,趁人之危,去佔一佔趙國的便宜,奪取一些邊境地區還是可能比較大的。

但是,燕國一口就想喫個胖子,直接以滅人之國爲目標!

如此,燕軍的作戰部署,存在着致命的軟肋。

燕軍進攻,主力是南路,也就是撲向邯鄲的這一路。

但是,在這一路,燕軍有着致命的軟肋。

燕國攻邯鄲,主要戰事自然在今河北。

自古用兵河北,東部河網縱橫,行動不便,因此,進軍多在西路,也就是沿着太行山麓行軍。

所以,燕軍攻邯鄲,主要路線,經過的是原中山國地區。

原中山國地區,當時農業開發程度不高,並沒有什麼農業大城。

燕軍南下,自然不至於遭到較大抵抗,長驅直入,難度不大。

只是,這同時也意味着:燕軍沿途難以“因糧於敵”,需要漫長的補給線!

對於以騎兵聞名的趙國來說,這恰是削弱燕軍的絕佳機會!

燕軍的另一路,則是攻代郡。

代郡雖然直線距離近,但卻因太行山阻隔,只有幾個狹窄的通道。

因此,燕軍雖衆,但實際上兵力難以施展開,難以短期打開局面!

因此,燕軍兩路進攻;北路因地形原因而不可能迅速打開局面;南路則因補給線漫長而變得脆弱···

如此,燕軍雖然人數優勢明顯,但實際上脆弱而無力!

如果趙國沒有良將,燕軍的弱點或許不至於暴露,還能靠人數優勢取勝。

但是,趙國有良將!

趙將之能

趙國重新啓用了廉頗爲將。

廉頗,是一眼就看出了燕國的問題!

北路攻代,代郡軍民憑險而守,至少短期內不至於有什麼問題。

因此,趙軍只需集中力量解決南路之敵即可。

燕軍在南路的問題,是補給線長,遠道而行。

而且,燕軍所經之地,多爲原中山國地區,赤、狄活躍區域。

對於已經全國範圍內“胡服騎射”的趙人來說,這些地區,是天然的騷擾區域。

何況,趙軍小股部隊出擊騷擾、打擊對手的能力,是極強的!

邯鄲之戰期間,趙軍在邯鄲危急之事,抽調敢死之士小規模反擊,居然很快就取得了使秦軍“亡五校”(每校8000-10000人)的戰績。

因此,趙軍只需要選擇有利陣地阻住燕軍的前進,又分兵襲其後,燕軍就會陷入危局之中!

而阻擊燕軍前進的天然陣地,就是鄗邑。

鄗,在邯鄲西北,燕軍要取邯鄲,必先破鄗。

早在趙國與中山國對峙期間,鄗就是趙國的主要屏障。

當年,趙國最屈辱的時候,就是被中山國大敗,憑藉鄗邑抵擋住了中山軍的進攻!

當時,中山軍圍攻鄗許久,甚至決槐水來淹,都不能破城!

因此,城池堅固,其民善戰的鄗,正是阻擊燕軍前進的理想陣地!

只要在鄗阻住燕軍,在原中山國廣大地區騷擾,甚至切斷燕軍補給線,燕軍雖衆,也就不可以戰了!

廉頗之策,正是如此:以部分兵力助守代郡,以主力在鄗與燕軍先行決戰!

如此,燕軍雖衆,北不能速下代郡,南不能速克鄗邑;而其漫長的補給線恰充分暴露於趙軍面前!

趙軍既能依勢而守,足以自保,又能選擇時機主動出擊,或騷擾其補給線,或圍攻其後路···

燕軍雖衆,但“先爲不可勝”者,反而是趙了!破燕於鄗

廉頗首先擊破的就是攻鄗的南路燕軍。

至於破敵的過程,史書沒有明載,網絡上的各種繪聲繪色的描寫也都是“架空”想象的。

不過,我們可以明確的是:廉頗打了一場殲滅戰!

一來,燕軍主將粟腹被殺於此;二來,如果不是給了燕軍殲滅性打擊,趙軍後來也不至於長驅直入,能夠圍攻燕國都城!

至於破敵詳細過程,我們不作架空想象,但其實結合咱們前面說的,不難想象大致過程。

1、燕軍主力受阻於堅固的鄗,不得前進,而由於趙軍堅壁清野,燕軍既不能“破城”也不能“掠野”!

2、趙軍分輕騎襲燕軍漫長而脆弱的補給線;如此,燕軍兵力越多,反而越熬不住!

3、燕軍不能進,只有退卻,但機動力更強、地形更熟悉,擁有更多支持的趙軍隨時攻擊燕軍,足以使燕軍崩潰!

還是那句話,燕軍雖衆,但先立於不敗之地者是趙,先勝而後求戰者也是趙!

如此,燕軍主攻方向遭遇毀滅性災難,其勢已去!再破燕於代

隨即,廉頗揮軍入代,在代地擊破了燕軍。

這一戰,似乎更不必多說了。

代郡本地的抵抗力量就是比較強大的。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後來的名將李牧參與了此戰的指揮,但在代地趙國已經擁有很強的實力。

廉頗軍率領得勝之師抵達代地後,與代郡守軍配合,已經形成了絕對優勢!

而燕軍前進不能取勝,後退則要經過崎嶇山路,同樣行動不便!

如此,燕軍主將卿秦被擒,攻代燕軍同樣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長驅直入,直撲燕都

在給燕軍主力毀滅性打擊後,廉頗率領趙軍長驅直入,深入五百餘里,直接圍住了燕國的都城薊!

在燕軍主力遭受毀滅性打擊後,這幾乎是沒有太大懸念的事情!

燕趙之間,主要以易水爲界。

趙軍渡過易水,則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阻礙,就能一馬平川,長驅直入了!

而與趙國不同,燕國偏在北方,戰國時期一直不是很活躍,只是在前314年受到過齊國的入侵,當時人民的戰爭經驗並不豐富。

而且,一直以來,燕國的主要威脅是齊與東胡,趙國並沒有威脅燕,所以,燕國在該方向也缺乏足夠的軍事防禦設施。

如此,趙軍長驅直入,直逼薊,也就自然而然了!

燕國,原本要攻打人家的都城,現在···要守衛自己的都城了!見好就收的趙,戰事結束

然而,廉頗雖圍薊,但並沒有大舉攻城。

薊,是燕國都城,堅固難克,趙軍並無戰而破之的把握。

何況,薊雖被圍,燕國仍然用夠廣闊的縱深,而且燕國立國已久,根基深厚!

相反,雖然趙軍取得了勝利,但長平之戰遭受沉重損失也是事實,趙國並沒有一舉而滅燕的實力。

再者,秦國,仍然是趙國最大的威脅,趙軍如果久在燕地,背後是危險的!

所以,廉頗很清楚,儘管打到了薊,但這仍然只是一場自衛反擊戰,不是滅國之戰!

在充分教訓了侵略者後,與其過度傷害、刺激燕國,不如見好就收!

因此,談判解決,纔是最佳方略。

燕國先來求和。

趙國不許,指出:只有換上對趙友好的將渠爲相,纔可議和!

燕國換上將渠後,願意割讓五座城池給趙。

趙國同意,撤軍!

趙反擊燕,點到爲止,算是比較剋制、理性的。

但是,遺憾的是,燕國似乎並不罷休,後來又與秦國友好,多次發起過對趙的大舉進攻,導致燕趙連年交兵···

只能說,攤上燕王喜這麼個鄰居,算趙國倒黴···

燕國攻趙失敗,首要原因就是燕王自己的昏庸。

首先,燕國對中原地區的擴張戰略,一直就很不切實際。

七雄之中,燕國長時間是比較弱的一個。

這個情況下,燕國通過“蠶食”,是可能逐步改善局面的。

但是,燕國卻一直想要發一個大財,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當初攻齊,此時攻趙,都是企圖一口吃掉一個比自己還大的大國,結果,連口湯都喝不到!

可以想象的是:此時燕攻趙,即便取勝,諸侯勢必不可能讓燕獨吞趙國,而以燕的實力,“分趙”分到最後,燕國同樣是得利較少的一個。

而且,從天下大勢來說,長平之戰後,秦國一家獨大,已經是六國共同的最大威脅。

燕國之所以沒有遭受秦的直接威脅,不過是因爲地緣上距離秦比較遠,是秦“遠交”的對象罷了。

前面說到,燕國即便取勝,也不能喫掉趙,所以,攻趙,本質上是甘願做秦“遠交近攻”的棋子,是短視、昏庸的。

從“廟算”的角度看,燕王喜只看到了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的慘重損失,卻忽略了趙國仍然強大的戰爭潛力,又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實力。

他爲何不想一想:秦國爲何喫不下趙國?你燕國自比秦國如何?秦國喫不下,你燕國喫得下嗎?

從戰爭指導上來看,燕國兵分兩路,一路要翻越太行,一路要將脆弱而漫長的補給線暴露於敵面前···

燕軍雖衆,但是,哪一路又真的有取勝的把握呢?

結果,燕軍雖衆,但實際上一開始就是“先戰而後求勝”,在戰略上是被動的!

而當對面是廉頗這樣精明的對手,是“其民習戰”的趙國軍民時,燕王的弱點充分暴露,結果遭遇慘敗,其實是毫無懸念的!

遇到機遇,積極把握,是好事!

但是,眼裏要有全局,心裏要有明賬,手裏要有足以制勝的本事···

否則,所謂“機遇”,更多的時候就是一個“坑”。

國事如此,民間事也是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