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鄂州日報

充、換、維配套

鄂州爲新能源車鋪數智化“綠道”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李洪江通訊員金雅傑)新時代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生動印證了“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那麼,鄂州爲新能源汽車準備了怎樣的“行車道”?昨日,記者走訪充電、換電、維護等在鄂州的配套應用場景發現,一條數智化的行車“綠道”已爲新能源車鋪就。

在位於鄂州交通大廈的充電站,一把智能化地鎖讓充電車位成爲新能源車的專屬。原來,這裏的地鎖只認新能源車。當新能源車駛入時,智能地鎖會收到指令自動下降,方便車主停進車位充電。反之,如果識別是油車,地鎖則保持直立,從而讓油車無法佔據車位。

地鎖由國網鄂州供電公司安裝,採用“視頻樁+車位樁”聯動系統,其中視頻樁相當於“眼睛”,能夠識別新能源車和油車。目前,這種智能地鎖已覆蓋8個充電站、82個充電車位。

在國網葛山新興產業基地,除了充電站,此處還建有一座蔚來換電站。這是一座全智能化的換電站,每換下一塊車載電池只需3分鐘。來此巡檢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一番。只見汽車駛進換電站邊的指定區域後,待啓動自動泊車功能,司機在車內無需操作方向盤,車便自動泊進換電工位,取電池、換電池自動完成。

據介紹,這是鄂州目前第一座換電站,由車商與鄂州供電公司合作建設,“換電站無人值守,換下來的電池自動充電,倉內常備20來塊電池。眼下只爲蔚來車主提供服務,每天約有20輛車來此更換電池。”車商工作人員介紹。

佈置各地的充電站又是如何管理的呢?今年2月6日,鄂州充電運監中心正式啓用。中心負責人介紹,作爲爲電動汽車服務的“大腦”,該中心對各充電站、每一根充電樁實施24小時監測,且集工單處理、訴求收集、數據分析等功能於一體,能夠第一時間發現故障、處理故障、解決故障。

據介紹,鄂州充電運監中心監測的對象主要是國網鄂州供電公司投資建設的充電站,包括171個充電站、931根充電樁,可同時滿足1251輛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目前,該公司佔據全市新能源車充電市場份額達62%。

另外,在新能源車停車方面,我市依照相關政策出臺規定:“比照普通車輛減半收取停放服務費,體現支持節能減排的政策導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