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用匠心铸造卓越 用真心培育真才

——记承德市第十六中学教师王双双

王双双,承德市第十六中学英语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师,曾获“河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承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市级嘉奖。

从教16年,“师友互助学习课堂”是王双双执着的追求,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都已经成系统、有特色、涵真趣。她还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丰富学生英语生活,在全校掀起空前的学习英语热潮。

她的课堂已成为学校的“示范性优质课堂”,成为学校的一张“英语名片”,曾多次供校内校外老师们观摩和学习。2013年,王双双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交流活动中上示范研究公开课,受到大家一致好评。2015年送教下乡做同课异构示范课。2014、2019、2022年三次参加省级骨干教师线下培训20天,成绩优异,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自2013年开始,王双双从事共青团工作。8年中,她坚持以德育教育为龙头,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重点,创造性地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开展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2015年,她创立学校志愿服务队“十六中爱心行动社”开展了联谊、结对子、志愿服务、爱心捐赠、靠近你温暖你等实践活动。

同时,王双双多次获得“师德标兵”“教学标兵”等称号,并获得多个省、市级荣誉称号,是省、市级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并指导其他教师在省、市级教学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两次参与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并已结题,一次主持市级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并已结题,多次参与市级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并已结题,多项科研成果均获一等奖或二等奖,成为英语学科教学教研的引领者,教研教学成果能够同步支持一线教学,并有多篇论文、课件、教案被评为一等奖,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在校内多次为青年教师、师院实习生、班主任、学科教研组老师们作专题讲座。2022年,她荣获承德市教师培训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被聘为承德市中小学兼职教研员,同年被聘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学法类课程授课教师及《毕业论文》《教育实习》等实践类课程校外指导老师。

编者按: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敬业奉献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推进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承发[2023]5号)精神,我市命名承德县一中徐玉书等200名教师为承德市首批卓越教师。

本刊推出“承德市卓越教师风采录”专栏,宣传部分卓越教师事迹,弘扬教师队伍正能量,打造教育高地,以期待更多教师以卓越教师为榜样,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卓尔不凡,越而胜己。

唐文艳,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承德县第二小学校长。树立“服务意识”,是唐文艳的立校思想。怎样做好教师、学生、家长的服务,是她最为关注的问题。

为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唐文艳每学期都为教师提供各种书籍,购买专题讲座、名家精品课例,开展课堂教学竞赛、交流、展示活动,实施青蓝工程,千方百计为教师搭建平台。“自觉成长+专业培训+示范引领+展示提升”的校本培训模式,促进了不同层级的教师抱团成长。

在她的顶层设计下,学校坚持“四级教师”(功勋教师、首席教师、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评价引领机制,打造学习型学校,培养专家学者型教师。

唐文艳积极构建“家校社”教育良性互动机制,充分发挥以学校为轴心的“三结合”体系的重要作用,坚持“一校”“一日”“一会”制度。她还带头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定期在班主任群、班级群中推送家庭教育“小妙招”。开设智慧家长学堂、家长沙龙、家长课堂活动,落实家长开放日,形成家校合力,画出家校最大同心圆。为了解决家长接送孩子难的问题,唐文艳设置了“特色化”“菜单式”服务课程,独创“1+1+n”服务模式实施课后服务育人。

多年来,唐文艳不断传承智慧文化教育,并对智慧文化进行了顶层设计,构建了智慧五品课程,精心编写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八大拓展校本课程,五育并举,形成了文化与教育教和管理的深度融合、与课程的合二为一,深入到学生的一日生活中,浸润学生的成长的教育观。她还多次举办文化建设现场会,与兄弟学校交流、共享。

学校构建了“小先生”智课堂校本教学模式,以“智学单”设计为抓手,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研究,在课堂互动小组建设上动真力、做硬功,培养小先生,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实现课堂的深度学习,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校智慧德育建设中,唐文艳提出了基于儿童视角下的智慧德育,构建了分阶段培养,“六慧四有十特别”的德育框架。在德育评价上,探索“五慧少年”争章机制,并创新探索了5分钟思政课教育“微课堂”活动。

郝玉文,承德市第三中学教研副主任。她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

从教36年来,郝玉文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担任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工作,其中担任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累计长达31年。她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她学而不厌,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她把课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备课上,力求每一问题都设计巧妙,每一导语都精彩引人,就连上课时的表情语调都要反复琢磨。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预、讲、练”中掌握知识,在“演、看、评”中受到教育。在教学中她以多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尤其是用学校推广的“激欲牵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互助作用,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年来的教学积累,让她的教学自成一家,自有风格,在教学业绩上也很显著,她所带的班级政治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教育科研方面,郝玉文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教育教学理论,走在课改的前列。2019年3月参研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课题已结题;2017 年至2022年间先后三次主持承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获得科研成果一等奖;2023年参研的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已结题。她经常结合教学实际,撰写教学论文,与大家分享教育教学经验。2016年至2021年间,共有六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得一等奖。

郝玉文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和本学科教师快速成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作为区聘兼职教研员,在每学期全区教师培训活动中,她都要组织全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进行本学科的专业技术培训,并作专题讲座,带领全区道法学科老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共同成长进步。作为多年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和学科主任,她带领学校本学科老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教材教法,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组织老师相互听课、评课、研课。在校青蓝结对活动中,她多次被聘为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郝玉文还积极参加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自2013年开始,她先后组织成立了“弘学社”“满族服饰文化”社团。她的校本课程课堂多次获校本课程优质课市级一等奖;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论文《中学思品课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并获得一等奖。她的社团活动特色突出,多次接受各级领导和其他兄弟学校的参观检查,受到广泛好评。2020年10月,满族服饰文化社团还接受了新华社的专题采访。

董金亚,现任承德市南营子小学教务副主任,从事教学工作25年,一直在教学一线任教语文、心理学科。她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先后被授予省、市、区级“德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她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语文课、家长学校课、书法课等多次获得省、市、区一等奖,自己也先后被评为承德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20余年的班主任工作,董金亚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成为孩子们口中的“董姐姐”“董妈妈”“董老大”。为了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她自修心理学,于2014年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从此她通过对学生细致的观察,耐心的交流,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同时也带动全体教师形成全学科育心的教育氛围,共同关注学生心灵成长。董金亚重视家校共育,保持与家长畅快的沟通,将自己“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准则传递给家长,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有益的活动,助力家长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她所带的班集体被评为省、市、区级优秀班集体,同时她本人也获得了省市区级“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董金亚一直积极参加省、市、区等各级组织的教师教育培训。她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创新教学理念,积极主持课题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成果。她还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孩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用自己富有亲和力和艺术性的独特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用独特的、新颖的教学理念、方法启动学生心灵的大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方位提高能力。她与孩子可谓教学相长,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在各级各类的书法、征文、手抄报、读书活动和作文竞赛中多次获奖,作品多次在报刊上发表。

作为一名语文教导主任,董金亚采取“平时教学重研究,竞赛重提升”的方式打造自己的团队。她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以教研活动为载体,课改教研为先导,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说课、多人磨一课,反思,采用结对子、跟踪听课等形式,带领教师积极探索,勤于实践,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师在常态课中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在遇到教学比武时,她牢固树立一种服务的意识,任劳任怨,甘心为青年教师做基石,字斟句酌地指导教师备课、说课、试讲、调整教案。近5年来,她指导的多名中青年教师所作语文课、校本课获省级二等奖、区级一等奖,并送教下乡,在全区观摩。

做工匠 求创新 静守初心

——记承德县第二小学教师唐文艳

倾心教育 追求卓越

——记承德市第三中学教师郝玉文

坚守为师者执着的教育情怀

——记承德市南营子小学教师董金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