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

□罗莉莉

眼下,通江县10余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收获季。为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收割小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通江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充分发挥农业界别委员作用,积极协调县农机技术推广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深入田间地头助力农业生产。

县农机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余东海表示,将积极配合界别委员开展工作,加大新型机械推广力度,组织技术人员等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跟踪服务,确保农业“三夏”高产高质高效。

走进通江县广纳镇构花坪村的“优质粮油+青峪猪”现代农业园区小麦千亩高产展示片,伴随着机器轰鸣,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驶向滚滚麦田,收割、脱粒、秸秆粉碎……多道工序一次完成,打碎的秸秆从机尾均匀还田,一亩小麦10多分钟就能完成收割。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宜机化改造,持续推进小麦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机械化作业,助推小麦单产提升。”县政协委员、通江嘉祐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伏力德介绍,公司此次共投入5台收割机实现机械化运作,预计6-8天就能全部收完,收割效率倍升。

早在春耕备耕时节,李江等委员就经常和农业专家、技术人员等一起深入田间地头,提供配方施肥、病虫防治、农机具使用等技术指导,帮助村民掌握规律、提升技能,抢抓农时投入生产。

铁佛镇政协工委主任刘家驹表示,将把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口,加快助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科技水平,同时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产业发展汇智聚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