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xAI這筆70億美金的融資最終敲定,將是大模型領域第二大規模的融資,把國內大模型五虎的估值打包加在一起,也只有xAI1400億估值的一半。

馬斯克的X帝國又要新增一家巨無霸企業了。

據《紐約郵報》報道,馬斯克的AI初創企業xAI最早將於週五完成一輪70到80億美金的融資,公司估值暴漲到了200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446億元)。

一位投資xAI的消息人士稱:“馬斯克要求投資者在週五結束前匯出資金,然後就會關閉第一輪融資的窗口”,而以美國紅衫爲首的投資機構,則表現得非常買單,爲了投入更多資金,投資者甚至“要求馬斯克儘快開啓第二輪交易”。

如果這筆融資最終敲定,這將是大模型領域第二大規模的融資,僅次於OpenAI的百億美金。200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446億)的估值,也將讓xAI成爲大模型創企排名前三的超級獨角獸。

成立不到一年,估值超1400億元,這是個什麼概念?我們不妨對比一下國內AI大模型領域頭部企業。

目前,“國內大模型五虎”——智譜AI的估值是200億元、月之暗面和Minimax差不多是180億元、百川智能130億元、零一萬物近70億元。也就是說,把國內大模型五虎的估值打包加在一起,也只有xAI的一半。

同樣是AI初創企業,xAI不由得讓人感嘆“同人不同命”,而更深層的原因,可能源自海外投資市場,對於人工智能賽道的預判,已經與國內產生了極大不同……

一個月之內三次上調規模

xAI是由“科技狂人”馬斯克於2023年7月創立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在外媒的描述中,馬斯克打造xAI的目標,實際上就是希望建立一個ChatGPT的替代品。

事實上,這並非xAI首次傳出融資消息。

早在4月初,就有外媒報道稱xAI正計劃尋求一輪30億美元融資,此時估值約爲150億美元;隨後月底,數字變成了“融資60億美元,估值180億美元”。

一個月之內三次上調規模,估值也跟着水漲船高。外媒對此的解釋是:因爲資本進入熱情高漲,“衆多投資者都希望參與到交易中”。

值得玩味的是,正如上文提到,xAI成立不足一年,產品只有一個初具雛形的Grok開源模型,幾乎沒有營收。也就是說,從入局時間、技術壁壘、營收結構等多個維度,xAI目前都只是一個追趕者的姿態,那麼美國資本爲何會對xAI迸發出如此熱情?

馬斯克的個人影響力,或許正是撐起高昂估值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眼下,“投資即投人”已經成爲業內共識,埃隆·馬斯克作爲xAI的創始人,不可否認其個人品牌和在科技領域的成功經歷都在投資圈有着絕對的吸引力。

一位專注境外老股交易的朋友告訴小飯桌,早在xAI成立之初,市場上找他諮詢交易機會的人就絡繹不絕,涵蓋了投資機構、家族辦公室以及個人投資者等多類買方。在他看來,“大家看中的就是馬斯克這張‘金字招牌’”。

當然,xAI本身的團隊背景也足夠亮眼。

從xAI官方主頁顯示的團隊信息不難發現,其創始團隊的主要研究人員皆來自DeepMind 、OpenAI、谷歌研究院、微軟研究院、特斯拉等頂級大廠。其中,Igor Babuschkin不但是DeepMind AI部門的資深研究員,還曾是OpenAI的ChatGPT項目成員,據說去年3月他被馬斯克挖到了Twitter。Igor Babuschkin之外,xAI很多成員也都曾參與過諸如GPT-3.5、GPT-4、AlphaStar和AlphaCoda等項目的研究或作出過貢獻。

不誇張的說,xAI已經打造出了一支AI領域的“頂級戰隊”。

更重要的一點是,相較於市場上一些單打獨鬥的AI公司,xAI的背後還站着馬斯克建立的整個“X帝國”。

據瞭解,在實際運營上,xAI雖然由馬斯克親自領導獨立運營,但是會和馬斯克旗下的X公司(推特)、特斯拉等進行緊密合作。

目前馬斯克旗下的公司很多,光是巨無霸級別的就有好幾家。除了X(推特)和特斯拉,在航天領域有SpaceX和Starlink,還有腦機接口Neuralink。如果將這些公司與xAI鏈接起來,就意味着,xAI不費吹灰之力就擁有了來自多個領域的超千億級別的數據資源和豐富的驗證場景,而且是橫跨了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算力層面,xAI也展示了強大實力。馬斯克近日表示,xAI的下一代Grok模型正在2萬塊英偉達H100 GPU上進行訓練,而未來的Grok 3對AI GPU的需求還將增長至10萬塊。

另據外媒報道透露,此次融資踊躍的原因之一,就是馬斯克提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即他可以利用特斯拉的計算能力來幫助xAI。

追夢是需要資金的

在過往交流中,有多位投資人告訴小飯桌:“國內很難出現OpenAI這樣近千億美金估值的AI獨角獸,甚至連Anthropic和xAI這樣200億美金估值的企業,都很難。”

最直接的原因,是資本市場的泡沫時代已經過去,一級市場已經很難支撐長期燒錢追夢的項目。

比如都以成立一年左右爲限,xAI的燒錢體量,早已不是國內AI創企能承受的。在最昂貴的算力方面,xAI早就傳出在20000個英偉達H100上訓練第二代Grok,馬斯克還表示最終需要10萬個GPU來訓練Grok 3.0。去年一張H100的售價被炒到了約30萬人民幣。

光是算力這一項,就足夠讓國內AI創企羨慕。根據Omdia Research數據,在去年全民搶卡背景下,騰訊搶到了5萬張H100位列全國第一,百度3萬張,阿里巴巴2.5萬張,字節2萬張。

即便如此,xAI的H100數量也僅次於阿里巴巴,與字節持平。而阿里巴巴是國內大模型五虎背後共同的投資方,換句話來說,雖然同爲創企,但xAI的實力更接近國內大模型創企背後的“金主爸爸”。

朱嘯虎在最近的中國投資年會上也提到,商湯等“AI四小龍”的運氣已經算很好,因爲“四小龍碰上了安防大建設巨大的紅利,投入幾千億甚至上萬億建攝像頭,所以很快有收入。即便現金流有困難,同時碰上了資本泡沫,有投資人不斷墊着現金流,所以前期可以一直燒錢。”

但現如今,被廣泛看好的AI大模型,在國內一級市場卻面臨着“大家都看好,大家都不投”的尷尬境地。一級市場投資人不看好大模型的原因,也非常統一。

一方面,要實現AGI到底要燒多少錢,還沒有定論。奧特曼在最新的斯坦福演講中說:“實現AGI一定會很昂貴,但我不在乎,不管要花5億,50億,還是500億美金,只要對人類社會有價值,我覺得就應該去努力嘗試。”

另一方面,超大參數模型到底該如何賺錢,也是業界難題。朱嘯虎就認爲,大模型的商業模式非常差,甚至不如發電廠,因爲“發電廠投入基建以後,基本不需要再投入很多錢去更新,但大模型每兩三年就要砸更多的錢去升級,而且變現的週期可能就兩三年。”

同樣的問題,馬斯克和他的xAI自然也會遇到,但他的解法非常粗暴,就是“一夢破十會”

馬斯克首先給xAI定了三個階段的目標。終極目標是——瞭解宇宙的真實本質;中期目標,是對抗谷歌的AI霸權,保證人工智能不會消滅人類;短期目標,是對抗OpenAI和微軟的閉源模型,保持模型的開源生態。

這些階段性目標每一個單拎出來,都已經足夠宏大,但馬斯克將其融在了一家公司,並以此向投資人宣稱:“我的任務緊急,你們趕緊投錢。”

在除了硅谷的任何地方,這套更接近江湖騙子的說辭,都很難打動投資人。但馬斯克確實靠“夢想”不斷征服投資人,也拿到了源源不斷的資金。從早期的Paypal到特斯拉到SpaceX,美國紅杉幾乎全程投資了馬斯克的創業項目。

有外媒曾經評價:“馬斯克最大的能力,是能讓投資人求着投他。”而在AI時代,馬斯克又靠“夢想”敘事法,催生了一隻AI巨無霸。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小飯桌”(ID:xfzmedia),作者:黃澤正 王滿華,編輯:張麗娟,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