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是直通車

開放合作

13日,2024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峯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與會衆多國際組織負責人、商會會長、外企高管圍繞打通供應鏈合作、共享中國式現代化機遇等話題展開探討。

新開發銀行行長羅塞夫:中國爲世界經濟增添確定性

🔹新開發銀行行長羅塞夫 主辦方供圖

羅塞夫說,對華經貿“脫鉤”和“去風險”策略使全球化更加脆弱。不過,中國經濟在國際舞臺上的強勁崛起對這一局面形成了對沖。

羅塞夫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份研究說,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積極的溢出效應。中國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其他經濟體的產出平均增加0.3個百分點。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表現爲世界經濟增添了急需的穩定性,中國對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承諾是明確的。

中國法國工商會會長賀明: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尤爲重要

🔹中國法國工商會會長賀明 主辦方供圖

賀明(Rémi Paul)表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作用尤爲重要。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徹底改變了運營,確保了透明度、效率和可持續性。

此外,中國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符合全球期望,能夠推廣生態友好的做法和綠色技術。這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負責任生產的需求,也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退化的全球努力。

中國意大利商會會長羅仁舟:中國是意大利最重要的亞洲市場

🔹中國意大利商會會長羅仁舟 主辦方供圖

羅仁舟說,中國經濟增速已顯著超越歐洲,甚至遠超全球GDP的平均增長率。正因如此,在遠東地區,尤其是在中國,意大利麪臨着重大的機遇。

他表示,對意大利來說,中國是僅次於歐盟的第二大市場,同時也是亞洲區域內最爲重要的市場。在新的國際形勢下,這一點尤爲關鍵。

中國日本商會副會長小野寺修:大部分日企仍會保持或增加對華投資

🔹中國日本商會副會長小野寺修主辦方供圖

小野寺修說,根據該商會去年的調查,現在日資企業仍致力於在中國市場發展,超過90%的企業都表示會保持或者增加在華投資。

他表示,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日資企業就開始投資中國。現在,日本企業已經非常普遍地紮根於中國經濟,深耕中國市場。希望能夠儘快同中國恢復免籤政策,以便更多日資企業和日本公民能夠來華訪問,也希望中國政府能提供更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小野寺修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中國電動汽車等產品的品質已有明顯提高,這一點毫無疑問。回顧歷史,在日本經濟快速成長的過程中,日本和美國、歐盟之間也曾有不少貿易摩擦,這是一種必然現象。此時展開對話至關重要。

中國澳大利亞商會會長馮栢文:中國電動汽車非常好

🔹中國澳大利亞商會會長馮栢文主辦方供圖

馮栢文(Vaughn Barber)稱,中國的電動汽車在澳大利亞做得“非常好”,在技術、在規模成本方面都具有優勢。這意味着中國企業有非常好的機會和澳大利亞合作,實現能源轉型。

他表示,基於中國擁有的技術優勢、成本優勢,通過合作,澳大利亞和中國不僅能夠加速減碳,也能夠樹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榜樣。

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在中國跑的特斯拉真正是“中國製造”

🔹特斯拉副總裁陶琳主辦方供圖

陶琳說,特斯拉在中國的員工超過99.99%都是中國人,特斯拉在中國的供應鏈超過95%以上都是中國本土的供應鏈。“大家今天在中國看到的跑在大街小巷上特斯拉的車,真真正正是中國製造。”

她表示,這並不是刻意爲之,而是自然而然出現的結果。這種做法對整個特斯拉工廠而言是最高效的運作,對消費者而言也是性價比最高的運作。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