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任建新和楊興強 資料圖

央企反腐持續,退休近6年,中國化工集團原董事長任建新被查。與任建新同日官宣被查的,還有原總經理楊興強。

5月1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顯示,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監察組、浙江省紀委監委消息: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任建新,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興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監察組和浙江省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任建新今年66歲,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在化工領域工作40餘年,早年曾在甘肅敦煌縣下鄉插隊,後在原化學工業部蘭州化工機械研究院從事車工、鉗工、檔案管理工作並任團委書記。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任建新創辦清洗公司,任該公司總經理,後來中國藍星化學清洗總公司成立,他任公司總經理,還曾兼任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副總裁。

2004年,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與原化工部直屬企業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等企業重組,成立中國化工集團,任建新先後任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董事長,2018年6月退休。

楊興強今年57歲,甘肅靜寧縣人,擔任過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總經理,中國化工集團副總經理、總經理。



圖爲任建新資料圖,他於2018年退休

多年上下級關係

中國化工集團原董事長與原總經理同日官宣被查,在央企反腐中比較少見。履歷顯示,任建新與楊興強工作交集甚深,兩人曾是多年的上下級關係。

任建新任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時,楊興強任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助理兼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總經理,中國化工集團副總經理;任建新任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時,楊興強任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

中國化工集團是世界500強企業。2021年3月,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實施聯合重組,新設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上述兩大集團整體劃入中國中化。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任建新退休後,楊興強繼續任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中國化工集團與中國中化集團重組合並後,2021年5月,楊興強轉任中國鹽業集團總經理。

2022年8月,中國鹽業集團領導班子調整,之後互聯網以及媒體上鮮有關於楊興強的報道。



圖爲楊興強資料圖,他曾兩度擔任任建新的助理

曾掀起多起商業併購

在化工領域,任建新頗爲知名,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創辦了藍星公司,其二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掀起了多起商業併購,曾被媒體稱爲“併購之王”。

據以往媒體報道以及任建新自述,藍星公司的故事要追溯到1984年。這一年,26歲的原化工部蘭州化工機械研究院團委書記任建新借款1萬元,帶人創辦了藍星清洗公司的前身——原化工部化工機械研究院化學清洗總公司。

創辦此公司後,任建新的身份由蘭州化工機械研究院團委書記,變爲原化工部化工機械研究院化學清洗總公司經理。1989年,藍星化學清洗集團公司成立,任建新任藍星化學清洗集團公司總經理,後擔任中國藍星化學清洗總公司總經理,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總經理。

楊興強也在藍星工作多年,曾任藍星清洗劑股份有限公司經理,藍星公司西北分公司經理,藍星公司蘭州日用化工廠廠長,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總經理。

2004年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合併重組爲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任建新出任該集團總經理。

在藍星公司發展過程中,任建新曾掀起一系列併購,比如收購法國安迪蘇公司、澳大利亞凱諾斯公司、挪威埃肯公司,以及REC太陽能公司等。

任職中國化工集團期間,任建新也多次主導公司併購。2015年,中國化工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收購倍耐力26.2%股份。倍耐力是全球第五大輪胎製造商,交易總規模約552億元人民幣。

2017年,中國化工集團完成對瑞士農化和種子巨頭先正達公司的收購。此項收購耗時兩年,耗資約430億美元(約合3100億元人民幣),創下中企海外單筆收購金額最高紀錄。

因爲諸多併購案例,有媒體稱任建新爲“中國併購王”。然而,併購帶來了企業規模和營收的增長,也給企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導致其盈利效果不佳。

此前媒體提到,《財富》世界500強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化工集團的利潤率一直爲負,並於2018年達到歷史最低值,利潤率爲-3.3%,2020年回升至-1.3%。

2018年任建新退休,當時的中國中化集團董事長兼任了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有媒體指出,2021年中國化工集團與中國中化集團合併重組,目的之一是化解收購帶來的負債問題。

作者:佟西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