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邵玉姿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涉及金融、土地、财税、科技人才、医养及其他方面的16条措施,支持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16条措施包括:建立银发经济重点项目“白名单”,支持银行机构对“白名单”项目执行差别化优惠利率,不高于银行各项贷款平均利率;以出让方式供应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所在级别公共服务用地基准地价的70%确定;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国有闲置资产出租、出售的项目,用于开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对拍卖或其他方式成交价格给予不低于10%的适当扣除;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提供全日制集中居住和照料护理服务且通过等级评定的养老机构,按照新建、改建、租赁的建设方式和核定床位数量,分别给予每床8000元、3500元、1500元一次性建设补贴,最多不超过200张床位;对产品新入选工信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的企业以产品或服务新入选工信部、民政部、卫健委《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一次性扶持;对银发经济企业新批准建设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按照国家级、省级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经费支持;在保定市投资布局银发经济的民营企业,可根据人才发展需求奖励事业编制名额;鼓励大中专院校和高校毕业生在养老机构稳定就业,连续工作满3年的一次性奖励6000元、满5年的1.5万元;对当年入住保定养老机构(通过等级评定)90天以上的京津籍老人每年发放200元交通补贴和文旅消费券等。

保定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保定银发经济基础扎实,2022年出台实施了发展银发经济《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量身制定了《承接北京养老需求向保定疏解实施方案》,为推进京津冀银发经济协同发展奠定政策保障。截至2023年,保定市银发经济产业规上企业287家,营业收入337.6亿元,涵盖康复辅具、医疗器械、中医药近10个行业领域。未来,保定将在生活、服务、生产、研发四方面发力,打造京津冀银发经济产业最佳承载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