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金華5月14日電 (錢晨菲 陳志恆)2022年1月動工建設;2023年6月10家企業入駐,3家企業投產;目前,17家企業入駐,6家企業投產……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佔地160畝的蘭通產業園拔地而起。該產業園全部建成後,可容納30餘家中小企業,提供就業崗位超5000個,預計年產值超80億元。

正在全速發展的蘭通產業園,折射出浙江金華蘭溪與四川巴中通江攜手合作取得的新成果。3年前,因東西部協作,蘭溪和通江“結親”,成爲不遠千里攜手共富的“兄弟”。兩地持續深化結對共建、協作發展,以黨政交流推動各級交流,以產業合作推動優勢互補,以渠道搭建推動要素配置,交往越來越密切、情誼越來越深厚。蘭溪聚焦通江所需、蘭溪所能,進一步提升協作層次、深挖合作潛力,不斷推動東西部協作取得新成效。

蘭通產業園。陳志恆 攝

從大山深處走來的通江,曾貼着貧窮落後的標籤,因區位劣勢,多年來工業水平不高,主要以農業爲主。蘭溪市副市長、通江縣委常委、副縣長章麗清深知,要打破工業“小散亂”現狀,必須建設標準化的工業園,築巢引鳳。

從無到有,殊爲不易。“當我提出要建設帶有立體廠房、人才公寓、綜合配套的百畝工業園區時,當地很多幹部覺得不可思議。”章麗清說,首先要打破的是思想格局。2021年7月,章麗清帶領通江縣多部門負責人到金華各地小微園區考察學習。兩地幹部和經濟專家結合通江實際,研判未來產業發展趨勢,把蘭通產業園的發展方向定爲低能耗、高效益、零污染的電子通信、超微細粉體、風電裝配、燃氣發電等新材料新能源領域。

從落地到投產,不僅增強了發展的信心,更改變了“山區縣不能有工業”的固有印象。高級工程師李建昌是通江人,看到蘭通產業園建成後,他從成都高校辭職,應聘到入園企業通友微電(四川)有限公司做培訓經理,負責年輕技工的傳幫帶。“在外打拼26年,回到通江,看到家鄉有了不輸大城市的工業園區,真的很驕傲。”李建昌說。

產業合作是東西部協作的重中之重。兩地充分利用各自在資源稟賦、產業結構、市場需求上的互補優勢,在項目招引落地、搭建消費幫扶平臺、拓展農特產品銷售渠道等方面,積極探索合作新途徑、新模式。今年3月,860多棵精心挑選的蘭溪枇杷苗從當地女埠街道虹霓山村出發,跨越千里抵達通江,幫助當地民衆增收致富。今年4月,中國(杭州)食品電商博覽會在杭州開幕,蘭溪特色農產品和通江銀耳、通江木耳、羅村茶葉及臘肉攜手亮相。

此外,兩地還進一步健全落實多主體互動、多層次交流、多領域參與的合作機制,加大黨政幹部、專業人才的互派交流力度,拓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協作格局。蘭溪選派工業經濟、鄉村振興、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專技人才到通江開展幫扶,通江選派一批黨政幹部和專技人才赴蘭溪交流學習,推動兩地幹部觀念互通、思路互動、作風互鑑。(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