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記者 黃興利 北京報道

股價接連跌停後,5月14日盤中又衝至漲停——曾因旗下白酒陷入營銷宣傳漩渦的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T春天”或“青海春天”)近期在資本市場遭遇顯著波動。5月13日晚間,ST春天再次發佈關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稱經公司自查及向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函覈實、確認,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除公司已披露事項外,不存在其它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在資本市場經歷陰晴不定時,其白酒業務開始在營銷層面發力。5月13日,《華夏時報》記者從青海春天官網瞭解到,其近期發佈了關於聽花酒的三份通知,分別是上調聽花酒標準裝出廠價、暫停超高端聽花精品裝系列產品內地銷售、僅供出口,以及對聽花酒實施限量配額供貨。對於青海春天而言,去年其酒水快消品業務銷售額尚不足8300萬元,在白酒銷售淡季發力營銷,能否帶來銷售增長還需要持續觀察市場的後續反應。

提價與控量

在白酒巨頭接連提價背景下,曾因天價白酒營銷備受爭議的聽花酒也加入漲價行列。

按照青海春天5月9日發佈的通知,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同時爲了更好地進行市場價格管控,即日起調整聽花酒標準裝經銷商結算價,由原結算價格上調至3989元/瓶。記者關注到,此前聽花酒標準裝並未對外公佈此前的經銷商結算價。

在漲價同時,青海春天還宣佈對聽花產品實施限量配額供貨。青海春天在通知中表示,結合宜賓聽花的產量計劃和市場推廣及銷售進度,決定從即日起對聽花酒實施配額供貨制,每年投放市場的聽花產品總量不超過3000噸(包含銷售用酒、推廣用酒及品鑑用酒)。

此外,針對售價58600元/瓶的聽花精品裝系列產品,上述通知表示,該系列產品因其工藝繁複且原料酒標準要求極高,產量一直受較大限制,難以滿足更大的市場需求,決定從即日起暫停該系列產品在內地市場的銷售,僅供出口。此後聽花精品裝系列產品可在內地體驗店內進行展示,但不做銷售。

對於聽花標準裝提價消息,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像聽花這種定位超高端的酒類消費品,本身工藝、產量的稀缺性是其溢價的核心來源,因此,在聽花酒正式定型上市之後,可以說控量漲價是必然結果,這既是聽花酒自身產品定位與市場發展的主觀選擇,更是聽花酒面對中國酒類不斷升級的高端消費市場環境的客觀需要。

“積極地看,通過前段時間的輿論風波,讓聽花酒更加理性,開始全面迴歸產品與客戶價值,這對於重塑品牌形象,維持消費者口碑有一定的積極價值。”蔡學飛認爲。

白酒行業分析師歐陽千里對此表示,酒企對暢銷大單品在內的優勢產品漲價是提升渠道信心、刺激渠道動銷的有力措施。聽花酒此次上調標準裝出廠價至3989元/瓶,並通過限量配額對產品進行控貨,兩項營銷政策相結合,一方面提升了聽花酒的稀缺性,凸顯聽花酒的高端甚至超高端的定位,給買漲不買跌的市場注入更強的活力;另一方面爲聽花酒市場挺價、出廠提價夯實基礎,有利於激勵原有經銷商,吸引新的經銷商,並使原有經銷商的庫存及配額在短期內實現較大升值。

業績與資本市場課題

對於聽花酒的母公司ST春天來說,在經歷3·15輿論風波後,兩大挑戰尤爲突出。首先,在被ST後,其在資本市場遭遇連續跌停,如何恢復並重建投資者的信心成爲當務之急。其次,作爲進入白酒市場僅三年多的新興品牌,聽花酒在輿論風波後需要迅速調整策略,以減輕負面影響,並確保業務迴歸正常軌道。

在4月29日晚間,青海春天發佈公告稱,因公司最近連續3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淨利潤均爲負值,且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3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帶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類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5月6日起股票簡稱變更爲“ST春天”。

自5月6日開盤起,ST春天股價連續六個交易日跌停,隨後在5月14日開盤跌停又迅速衝高至漲停。針對近期股價波動,ST春天也分別於5月8日及5月13日發佈關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稱不存在其它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並提醒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股票二級市場的交易風險。

對於近期ST板塊部分公司股價調整,一位資本市場觀察人士對記者分析指出,ST股通常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公司基本面狀況較差,加上當前國內資本市場持續推進深化改革,投資者對ST板塊持謹慎態度,疊加對於個股退市風險的擔憂,也可能導致資金流出和股價下跌;再者,一些投資者也可能會利用ST板塊的波動性進行投機操作,從而進一步加劇股價的波動。

對於董事會關於爭取撤銷風險警示的意見及主要措施,除了大健康板塊業務方面外,ST春天在日前發佈的公告中還提及,2024年公司將繼續將酒水快消品板塊業務作爲重點經營的業務板塊,加大招商力度、加強營銷管理、繼續構建國際化研發平臺助力板塊業務實現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執行和監督工作,力爭在營收業績方面取得突破性飛躍、產生盈利。

風波影響何時消除

自2020年底上市以來,聽花酒對青海春天的業績貢獻尚未放量。2022年,青海春天實現了1.6億元的營業收入,其中以聽花酒爲代表酒水快消品業務板塊貢獻了9364.32萬元的營收。然而,去年11月,儘管聽花研究團隊完成了酒體的升級定型工作,但年報顯示,由於產品定型時間晚於預期,對整個市場規劃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去年酒水快消品業務板塊的營收爲8294.76萬元,同比下降了11.42%。2023年,酒水快消品業務板塊對於青海春天總營收佔比也大幅下滑。

在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上,聽花精品裝系列產品曾因高價和營銷宣傳備受輿論關注。

在市場監督管理、證券監督管理等部門介入調查後,“聽花風波”於4月25日“塵埃落定”。當天,青海春天有關子公司收到成都市武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告知書》,對該子公司在“聽花酒”銷售過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責令停止違法宣傳行爲,並處以罰款人民幣180萬元。

據記者瞭解,在產品檢測符合質量標準情況下,聽花酒各地體驗店已於4月下旬恢復營業,此外,在渠道端,已有新經銷商提出加盟申請。對於聽花精品裝系列產品暫停在內地市場銷售,並將其轉爲僅供出口的決定,被行業人士視爲輿情風波後在營銷政策上的進一步調整。

根據去年的年報數據,聽花已優選出38家聽花酒經銷商,在北京、成都、天津、濟南、煙臺、東營、金華、蘇州等城市開設了16家聽花酒體驗店。此外,去年年報中也提及,因繼續加強聽花酒品牌的推廣,銷售費用同比增加4779萬元。

不過,一位資深白酒流通行業人士對記者分析認爲,目前聽花酒在市場上的受衆羣體相對較小,這也反映了公司在產品定位和市場策略上的一些特點。

上述白酒流通行業人士5月13日與本報記者交流時透露,據他了解,聽花酒標準裝在3·15之前終端市場零售成交價格穩定在1500到2000元/瓶之間。然而,自3·15之後,受輿論風波影響,該酒的銷售情況急轉直下,儘管到了4月底,實體店逐漸恢復了正常營業,但就他觀察目前聽花酒仍未擺脫該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