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巴彥淖爾5月14日電 題:土特產變新寵 黃河“幾字灣”上好“柿”發生

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立夏不久,氣溫漸升,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縣一家黃柿子種植基地,種植戶王芳萍正在忙着採摘,一顆顆飽滿結實、晶瑩剔透的黃柿子掛滿秧藤,散發着淡淡果香。

王芳萍承包了2座溫室大棚種植黃柿子,當下正值黃柿子上市時節,每天可採摘鮮果600多斤,兩個棚的年收入8萬餘元。

圖爲遊客展示黃柿子。五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過去,我們都是自家留種,選種標準參差不齊,品質逐漸退化,產出的黃柿子果實易裂,一年到頭賺不了多少錢。”王芳萍說,如今黃柿子能賣上高價,是因爲更換了品種。

伴隨着一股獨有的清香味,黃柿子火鍋被端上了桌。鍋煮沸後,香味更加濃郁。先喝一碗湯,這是喫黃柿子火鍋的規矩,開胃又清爽。

圖爲五原黃柿子火鍋。五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五原縣一家黃柿子火鍋店,還沒到用餐高峯期,店裏就坐了不少食客。點上幾碟小菜,涮上幾片鮮肉,拉上幾句家常,便可在火鍋飄香中縱享舌尖上的美味。

火鍋店負責人張飛介紹,這樣火爆的狀態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每天的就餐人數在500人左右,銷售額約5萬元,顧客回頭率超50%。”

圖爲食客在戶外品嚐黃柿子火鍋。五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地處河套平原腹地、黃河“幾字彎”最北端的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縣,是全國優質農畜產品生產基地。這裏水、土、光、熱資源富集,北緯41度農作物生長黃金帶的獨特優勢,成就了五原黃柿子顏色金黃、個大肉厚、營養豐富、沙甜可口的獨特品質。

五原縣綠色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靳存旺介紹,近年來,五原縣採取“政府+科研院所+企業+農戶”的模式,在開展本土品種提純復壯的基礎上,培育出2個新品種。

圖爲沙甜可口的黃柿子。五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新品種既保持了黃柿子原有的口感和營養,又具有產量高、裂果少、商品率高的特點,同時減輕了病蟲害。”靳存旺說。

而如何讓當地的“酒香”飄出“深巷”?五原縣也走出一條依託電子商務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圖爲工人打包黃柿子。五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今天要發1萬餘單黃柿子,分揀好的要快速裝車,儘早送到客戶手中。”分揀、打包、裝箱……在五原縣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王惲早早開始忙碌。

王惲主要從事河套農特產品銷售工作,經過幾年發展,目前在各大電商平臺積累了一定客源。這兩天,她家的黃柿子訂單持續增長,成爲電商市場的新寵。

“我們每天和種植戶收購黃柿子近萬斤,日銷售量穩定在2000單左右,銷售額約5萬元,大多都發往北上廣。”王惲說。

圖爲黃柿子燉羊肉。五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產業園目前有銷售黃柿子店鋪45家,去年全縣通過互聯網銷售黃柿子約27.5萬單,銷量137.5萬斤。”五原縣電商服務中心主任周璇說。

黃柿子汁、黃柿子氣泡水、黃柿子果糕......除了在黃柿子種植銷售上提高效能,當地還對黃柿子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以實現對黃柿子的全方位開發。

據瞭解,目前五原黃柿子作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年種植面積3000餘畝,年總產量爲2萬噸,年產值達2億元,產業鏈從業人數超萬人,全產業鏈產值達5億元,當地人靠黃柿子收穫了自己的好“柿”發生、好“柿”連連。(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