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麥穗 廣州報道

金交所第二輪集中關停潮來了。5月10日,山東、吉林、深圳、江西、青島等地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先後發佈公告稱,將取消各自轄區內金交所的業務資質,並提示相關風險。這也意味着,時隔近兩月,年內第二輪地方金交所整頓風暴再度來襲,此前,3月25日,湖南、遼寧、西安、重慶四地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也曾先後發佈類似公告。兩輪集中公告發布後,全國接近一半的金交所已被關閉。

第二批集中關停

據悉,此次關停的金交所分別是江西贛南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吉林東北亞創新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山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深圳市銀通前海金融資產交易中心、青島國富金融資產交易中心。

5月10日,山東省委金融辦發佈公告稱,取消山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金融資產交易業務資質,山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不再從事金融資產交易相關業務。 市場上出現部分名稱中帶有“產登”“產登信息”“產登管理”“信登”“產權交易”“產交信息”“結算”等字樣的企業,未經國家有權部門依法許可,爲非標融資活動提供登記備案等服務,屬於“僞金交所”機構,存在較大風險。

同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部門發佈公告稱,爲落實國家金融監管要求,深圳市銀通前海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主動申請退出交易場所行業,不再從事交易場所相關業務。自公告發布之日起,深圳市不再存在合法的金融資產類交易場所。

吉林省地方金融管理部門也發佈公告,取消吉林東北亞創新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業務資質。自此,吉林省不再存在金融資產類交易場所。

江西省地方金融管理部門公告稱,取消贛南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金融資產交易業務資質。取消後,江西省不再存在金融資產類交易場所。

同時,江西省省委金融辦在公告中稱,“僞金交所”是爲非標債務融資活動提供登記備案服務的工商企業,往往在名稱和經營範圍中包含“信用資產”“備案登記”“結算”“產登”“產登管理”等字樣,其未經國家有權部門許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存在較大風險,屬於清理整治的對象。自2020年以來,江西省共排查發現並清退了31家“僞金交所”機構。

青島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也發文表示,取消青島國富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金融資產交易業務資質,退出交易場所管理。青島國富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退出後該市不再存在金交所。

本次五地公告,與首批湖南等四地發佈的公告內容基本相同。

另外,福建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在4月22日對外發公告,宣佈取消福建海峽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業務資質。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管理局則於4月28日發佈公告,宣佈取消南寧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的金融資產類交易業務資質。

截至目前,自監管正式決定徹底關停金交所以來,共有11家金交所被關停。

將繼續關停和退出

對於持續關停金交所的原因,博通諮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多地取消金交所業務資質情理之中,主要是爲了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金融本身就是嚴監管的行業,此前所謂的‘金交所’在展業過程中曾多次出現過經營不規範、嚴重違規的情況,存在一定的風險和隱患。從處理思路上來看,主要從所存業績由少到多進行推進。從未來來看,其他地市的金交所的關停和退出會是大概率事件。”

回溯過往,金交所的設立,起初是爲了處置當地的不良資產,化解金融風險。最興旺的時候,全國各地金交所的數量一度超過100家。不過後續由於外部監管缺失,內部牌照齊全,不少金交所的“步子”越邁越大,開始接納理財產品、P2P等產品,甚至成爲房地產、地方債和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融資的平臺。大量違規甚至非法的金融理財產品通過金交所平臺向公衆銷售,這類產品不但披着高收益的“外衣”,甚至還被打上穩賺不賠的“標籤”。隨後亂象叢生,這種混亂衍生了一系列的問題,不僅擾亂了金融市場的秩序,也對公衆的財產安全造成了威脅。有關金交所的投訴和訴訟不絕於耳。

很快監管對各地金交所的念起了“緊箍咒”。此前央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3)》中,曾把穩妥處置金交所、“僞金交所”風險當作“持續清理整頓金融秩序”的重點內容進行介紹。

早在本輪關停之前,也有不少地區對金交所進行了限制和關停處理。 2021年12月以來,已經有貴州、寧波、遼寧、海南、江蘇、河北等多地宣佈取締轄區內的金融資產交易場所或進行“未批准開展經營活動”等相關指示。

“從目前來看,地方金交所最終全部或者絕大多數關停是大概率事件,具體時間不好預測,但是從目前的力度來看,今明兩年釐清的可能性很大。”一位曾在金交所擔任高管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