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

吳起,在兵法造詣上僅次於“兵聖”孫子,在行政才能上僅次於法家鼻祖李悝,在殺敵數量上僅次於“殺神”白起,表面上看,吳起是“千年老二”,論綜合實力,絕對是戰國第一。

吳起是個衛國人,因祖上經商成爲大富豪。但在重農抑商的古代,吳起總感覺社會地位不夠高。於是,吳起決定花錢買官。

吳起把大量的財富送給衛國高層,直到把家裏錢都送光了,吳起還沒有得到一官半職,反而成爲喪家之犬遭到貴族們的嘲笑。

吳起憤怒了,拿起寶劍,一口氣殺了三十多人,把那些收他財物的大官殺了個差不多。然後脫掉血淋淋的衣服,頭也不回地離開了衛國。

吳起來到魯國,投靠在孔子門生曾子門下,學習儒家學說。求學期間,吳起留在衛國的母親病逝,吳起沒有回家奔喪。曾子認爲吳起不孝,就把吳起給開除了。

學文不成,吳起就開始學習兵法。很有成就。

有一次,齊國入侵魯國,魯國國君想讓吳起領兵抵抗齊軍,可礙於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怕吳起陣前與齊軍通敵,魯君猶豫了。吳起知道後,毫不猶豫回到家裏就把老婆殺了,魯君便任命吳起爲將,抵禦齊軍。

吳起果然不負衆望,打敗了齊軍。但是魯國上下開始猜忌吳起,認爲他爲了功名連老婆都敢殺,如果掌了兵權,還有哪個人他不敢殺的。

不受待見的吳起於是來到了魏國。被安排到河西郡抵抗秦國。吳起不負衆望,不但把秦國在河西地帶的據點給一一拔除,將河西地區全部納入魏國版圖,還訓練了五萬中國中國最早的特種兵——魏武卒。

吳起的高光時刻來到了,爲報失地之仇,公元前389年,秦國大起五十萬雄兵進攻魏國,妄圖收復河西失地。吳起率領五萬魏武卒強勢迎擊,最終五萬人打敗了五十萬。這場著名的戰鬥叫做“陰晉之戰”,比戰國末期的長平之戰還要耀眼,畢竟白起在長平之戰中,是用70萬大軍才勉強打敗趙國的40萬大軍的。

陰晉之戰

這是吳起的封神之戰,也是魏武卒的封神之戰。魏武卒先後與周邊諸侯交戰七十六次,全勝六十四次,其他都是平局。

吳起功高震主,魏國相國公孫痤怕吳起頂替了自己,就想了一個排擠吳起的計策。

公孫痤娶的是公主,他把吳起請到家裏來喫飯,故意讓公主橫挑鼻子豎挑眼來爲難自己,甚至打自己,讓吳起看到魏國公主的刁蠻無理。然後公孫痤對魏武侯說,吳起功勞很大,可以把公主嫁給他以慰勞吳起。當魏武侯向吳起提婚時,吳起見識了魏國公主的蠻橫無理,連忙拒絕。於是魏武侯大怒,拂袖而去,有了殺掉吳起的心思。

吳起連忙逃跑,這次他跑到了楚國。

時任楚國國君是楚悼王,楚悼王面臨的形勢是國內封君太多,世襲貴族,割據一方,尾大不掉。

戰神吳起來到楚國後,楚悼王任命他爲令尹,支持吳起啓動了富國強兵的“吳起改革”。

吳起大刀闊斧,廢黜封君的世襲罔替,實行軍功制,暢通平民的上升渠道。楚國立馬煥然一新,國力強盛起來。

但吳起的改革觸犯了封君的利益,大家恨不得喫掉他。

恰好此時,魏武侯喫錯了藥,竟然和趙國死磕,打仗三年,趙國一直處於劣勢。

吳起率領強盛起來的楚軍趁機進攻魏國,打出了中國最早的“圍魏救趙”,打得魏武侯滿地找牙。

吳起大勝而歸,可惜回國都後,楚悼王去世了。在靈堂上,那些貴族封君們趁機發難,向吳起揮刀射箭。吳起爲了自救,撲倒在楚悼王的屍體上。結果一頓刀劈斧剁,吳起被大卸八塊,楚悼王的屍體也被砍傷了。

於是,新任楚王把這70多個叛亂的封君全部滅了三族,給吳起報了仇。

吳起就此了結一生。他留給世人的,除了滿身爭議、一世英名外,還有一本《吳起兵法》,這是一部僅次於《孫子兵法》的曠世奇書。

雖然在軍事理論上,吳起次於孫子,但在戰功戰績上,吳起是遠遠超越孫子的。

因爲太優秀,所以吳起總是被黑。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