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退出時代,全員上線安撫LP的情緒也成爲機構的一項重要任務,無論是退出策略還是與LP的溝通,最核心的目標是穩住LP。

迷茫的一級市場從業者們已經開啓抱團取暖之勢,抱團加入羣聊吐槽、抱團推薦副業……

近期,我們在跟機構朋友聊天時,話題中提及最多的詞彙就是“副業”,從業者普遍感知迷茫。市場上出出手的機構越來越少了,大家都更加謹慎了。

有投資人調侃:“每週最痛苦的日子莫過於週一,老闆要求深入介紹自己調研的項目,還有數量限制”。

然而真正出手的項目幾乎爲零,開年以來,還未出手的機構不在少數。

投資犯難,募資無進展,退出更難。眼下,爲解燃眉之急,幾乎所有機構都將重心放到退出端,然而退出之路更是不易。

退出不易,“打骨折”也不行

開年至今,市場溫度依然冰冷,當早期基金到期,當LP追責GP,當S基金到2、3折……

退出難已成爲確定性的事實,在“全員搞退出”的趨勢下,併購、回購、打折賣老股等情況被寄託希望。

近期,觀察各大社羣,吆喝賣老股的聲音層出不窮,好似喧鬧嘈雜的菜市場。

“IPO無望,只能轉老股了”,日前一位投資人發出這樣的感慨。

今年以來,一級市場退出端的壓力是有目共睹,依然先從數據端來看。根據清科最新數據:一季度VC/PE機構IPO成績單爲近5年新低,境內外市場的平均發行回報倍數降低。同時,各市場退出活躍度顯著下降,同比下降56.2%。

面對日趨嚴峻的退出壓力,不少機構開始打折出售老股,“5折”、“3折”甚至還有喊出“2折”的機構,然而即便估值大打折扣,也無法成爲項目的優勢,能夠實現順利退出越來越難了。

今年,退出成爲機構的頭等大事,各機構開始使出渾身解數,回購、併購、S基金等多方並行,險招、怪招頻出,連起訴成了家常便飯。

近期,有機構向我們透露:他們在近兩年的投資項目中普遍簽訂了回購協議。該機構表示,這些協議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他們在項目退出時的壓力。從他的語氣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釋然,甚至是慶幸,因爲回購協議爲他們提供了一條明確的退出路徑。

另有消息稱:有機構爲了確保能夠順利退出,採取了更爲“極端”的手段—找茬兒。

據瞭解:機構會專門派出財務和法務人員到被投公司做深入的盡調,嚴格審覈其財務業績和運營數據。且往往會選擇在企業進行新一輪融資或即將發佈重大事件的敏感時期進行調查,以此來達到退出目的。

面對市場、LP等多方壓力,機構生存困境激增,已經開始奇招、怪招百出了。然面對龐大的退出需求,即便全員努力,能夠順利退出的項目依然寥寥無幾。

現實愈發殘酷了。

現實殘酷

一直以來,國內一級市場都主要依賴IPO作爲退出路徑,但隨着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監管政策的收緊,上市已不再是觸手可及的夢想,機構瞬間進入地獄級困難模式。

全員退出時代,然而面臨的問題卻十分殘酷。

事實上,退出堰塞湖問題市場已經喊了多年,而今年退出壓力倍增,除了監管趨嚴帶來的直接影響外,還有募資難等多方壓力的傳導。

自2018年以來,機構就面臨“生死劫”,募資難、退出難等話題每年都被行業廣泛提及,但過往幾年,即便市場喊難,募資層面依然有進展,只是週期相對變長。而這兩年,伴隨着市場環境變化、基金過往業績不樂觀等多方因素影響,LP越來越謹慎,出資數據持續下滑,募資難已經不只是嘴上喊喊而已,而是系統性的難題。

過去,募資雖難但依然有進展,新基金募資完成,暫接老股,緩解一定壓力,而今機構募資進展甚微,且募資越來越與退出強綁定,先有退出,纔有募資。

在募資難的背景下,退出也越來越難,退出遇困的當下,新基金募資更難了。

每逢市場降溫,併購常常成爲熱議的焦點。儘管市場對併購的需求不斷增長,但要將這種熱情轉化爲實際的交易公告、執行和最終交割,仍需經歷一定的時間和複雜過程。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上市公司在使用資金時也表現得更加謹慎。在決策和促成交易的過程中,會更加註重目標資產的吸引力和對公司戰略的實質性價值,對資產本身的要求會更高。

從實際情況出發,如今來看併購市場離真正活躍仍面臨一系列挑戰,包括交易雙方的匹配、交易價格的合理評估、交易結構的設計、以及交易後的整合等一系列複雜問題。同時,市場信息的不對稱、交易各方的利益協調等因素也給併購帶來了不確定性。

當下,去庫存成爲機構的普遍共識,爲了加快資產的流動性,一些甚至給出“骨折價”,然而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夠確保有好結果。

全員退出已經成爲普遍趨勢,機構正尋求通過轉讓老股、併購、回購等多種策略來實現退出的機會。回本成爲機構的第一要務,首先是穩住LP,先有交代。然而即便放棄收益率,開出誘人價格,實際成交落地的結果也大抵不盡人意。

有人調侃:“一級市場最大的矛盾在於有周期的行業與熬不過週期的投資人”。

結語

一邊是強調耐心資本,一邊是面臨LP的追責,一級市場投資人們開啓多元化應對之策。

全員退出時代,全員上線安撫LP的情緒也成爲機構的一項重要任務,無論是退出策略還是與LP的溝通,最核心的目標是穩住LP。

如今的市場環境下,“拼資產、拼賽道、拼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新的時代纔剛剛開始,認識、適應新的市場環境並勇於創新,才能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尋找到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而能力之外,更多的是GP保證持久的生命力,先活着,熬過這個未知的漫長週期。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FOFWEEKLY”(ID:FOF_weekly),作者:FOFWEEKLY,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