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資本”既是二級市場的風向標,更是資本市場的壓艙石。如今,上市公司一季報悉數披露完畢,社保基金、險企和外資青睞哪些個股?作爲長期低估值板塊,大金融股一季度漲幅突出,高股息、高分紅個股仍是社保基金、險資等長期投資者的心頭好。

隨着一季報收官,有“聰明錢”之稱的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金持倉動向揭曉。Wind顯示,一季度,QFII現身719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合計持股市值超千億元。

整體來看,QFII對銀行板塊持倉量多且較爲穩定,前五大重倉股中有4家是城商行,分別爲南京銀行、寧波銀行、西安銀行和上海銀行,行業整體持倉市值高達461.85億元,遠超其他行業。其中,南京銀行一季度獲大幅增持2.17億股,增持方爲法國巴黎銀行。此外,中東主權財富基金也通過QFII渠道加倉多家A股上市公司。

從分紅的角度來看,QFII重倉持有的上市公司大多分紅比例較高,以一季度QFII持股市值在10億元以上的15家上市公司爲例,2023年度分紅比例在30%以上的共有10家,其中有3家公司分紅比例甚至超過90%。

近期,多家外資機構也積極看好中國資產。高盛表示,繼續超配A股,並判斷在政策推動的樂觀情境下,A股估值有上升20%—40%的潛力。

堅定持有A股城商行,增持南京銀行超2億股

一直以來,QFII都是外資進入A股市場的重要渠道,作爲海外長線資金的代表,其佈局路線備受廣大投資者關注。

Wind顯示,今年一季度末,共有719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QFII的身影,持倉總量爲82.59億股,環比下降5.52億股,持股總市值達1051.26億元。

分行業來看,銀行仍是QFII的第一大重倉行業,持股市值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一。Wind顯示,QFII共持有4只A股上市銀行,分別爲寧波銀行、南京銀行、西安銀行、上海銀行四家城商行,持倉市值達461.85億元。除銀行外,QFII持倉市值較高的還有電子和醫藥生物行業,持股市值分別爲115.80億元、81.59億元,位列第二和第三。

從持倉變動情況來看,一季度QFII增持的相關個股主要集中在電子、銀行、通信、煤炭、汽車等板塊。

具體到個股上,南京銀行是一季度獲增持數量最多的個股,法國巴黎銀行共增持該行2.17億股,持股總量已達到16.62億股,佔該行流通股比例的18.04%。此外,QFII一季度增持較多的個股還有新集能源、東方雨虹、宇通客車等,增持數量均超過2000萬股。

值得一提的是,QFII一季度還大幅增持了兩家券商。數據顯示,一季度首創證券獲摩根大通證券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增持2086.07萬股、176.57萬股,中國銀河獲澳門金融管理局增持627.59萬股。

截至一季度末,QFII機構還新進556只個股前十大持有人名單。其中,中東土豪阿布扎比投資局、科威特投資局,通過QFII新進近20家A股前十大流通股東,還增持了多家A股。例如,阿布扎比投資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新進京東方A第九大股東,持股數量爲3.48億股,爲一季度QFII新增持股中持有數量最多的一家,按照京東方A一季度末的收盤價來計算,該部分股權市值達到14.14億元。

分機構看,新加坡華僑銀行有限公司是QFII中持股市值最高的機構,持有寧波銀行12.46億股,佔該行流通股股份的19.09%,與上季度相比未發生變化,持股總市值在一季度末約爲257.04億元。

與QFII重倉城商行不同,同樣作爲外資風向標的北向資金則更加青睞於全國性銀行。

Wind顯示,截至5月10日,有10家銀行今年以來獲北向資金淨買入額超過10億元,其中國有大行5家,全國性股份行4家、城商行1家。招商銀行今年以來獲北向資金淨買入額達到63.13億元,在上市銀行中位列第一,在全部A股市場中也僅次於貴州茅臺和寧德時代。

3只重倉股分紅率超90%,多隻金融股計劃中期分紅

據時代週報記者統計,截至一季度末,QFII持有市值在10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共有15家,整體來看,大部分公司一季度業績增長穩定,個別公司實現跨越式增長。

具體而言,15家公司中4家城商行悉數在列,歸母淨利潤均同比增長。寧波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西安銀行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0.13億元、61.50億元、57.06億元、6.8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29%、1.77%、5.14%、3.79%。

業績增速較快的上市公司中,京東方A、韋爾股份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分別爲9.84億元、5.58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到297.80%、180.50%。

基於穩定良好的業績表現,上述15家公司的分紅率也較爲可觀。

據時代週報記者統計,15家公司中分紅率在30%以上的共有10家,佔比達三分之二,分別爲南京銀行、生益科技、紫金礦業、韋爾股份、東方雨虹、萬華化學、恆立液壓、信立泰、京東方A、分衆傳媒。其中生益科技、信立泰、分衆傳媒三家公司2023年度分紅率分別高達91.03%、94.07%、98.73%。

值得一提的是,新“國九條”提出,要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截至目前,已有多家QFII持股的上市公司將中期分紅提上議程,切實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5月8日晚,南京銀行公告稱,該行第二大股東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提議,將《關於提請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決定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作爲臨時提案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

“分紅政策已納入公司章程,我們正規範有序推進中期分紅,相關議案已列入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會議議程。”南京銀行董事長謝寧亦在該行業績說明會上強調。

除南京銀行外,QFII持有的另外兩隻金融股,上海銀行和首創證券,也即將在5月底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審議2024年度中期分紅有關事項的議案。分衆傳媒在2023年度分紅率高達98%的背景下,也將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提上議程。

股價方面,QFII重倉股今年以來股價表現也較爲理想,截至5月10日收盤,上述15只個股中,有11只個股今年以來股價實現上漲。其中,4只銀行股今年以來全部上漲,寧波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漲幅均在20%以上,此外,衛星化學、紫金礦業今年以來漲幅分別達34.92%、46.39%。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時代財經APP”(ID:tf-app),作者:黃宇昆,編輯:黃嘉祥,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